专题 2010两岸迈进大交流时代 2010:印象
两会协商 硕果连连
华夏经纬网   2010-12-29 09:57:18   
字号:

    2010年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正常运行,先后在重庆和台北进行两次两会负责人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与《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两岸签署的重要协议增加到十五个。两会协商使两岸关系大幅改善,双方进入经济良性循环的关系,为两岸开创和平繁荣的大好环境。

ECFA等三项协议“瓜熟蒂落”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6月29日在重庆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五次领导人会谈。并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双方同意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进一步增进双方的投资贸易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同意对两岸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各类知识产权提供广泛而有效的保护。

    陈云林表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两会协商史上两岸同胞参与最广泛的一项协议,是一份平等协商、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协议:“两岸当加强合作,求同存异,务实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为共同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做出不断的努力和贡献。”江丙坤表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将进一步互相排除贸易和投资的障碍,促进贸易、投资、就业,振兴经济:“对台湾来说,在中国大陆这么庞大的市场取得捷足先登的优势。在大陆方面,大陆企业可以透过进口台湾的生产财,包括机器、零组件,增强加工外销竞争力;同时,大众消费者也可以享受价廉物美MADE IN TAIWAN的产品。”

    在刚刚结束的第6次“陈江会”,尽管仅签署一项“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对比前5次“陈江会”似乎略显单薄,但此为两岸签署的所有协议中,条文最多、文字最长的一项,而且非常具体可行,堪称相当难能可贵。尤其透过制度化协商签署协议,有效维护双方人民的权益,进而创造两岸“共荣双赢”新局,更是深具意涵。

  

两岸协商:制度化迈向正常化

  检视全部6次的会谈,两岸均能秉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循序渐进的原则,故能完成15项协议的签订,成果至为丰硕。但从第4次会谈起,两会首次未能签署“避免双重课税协议”,加上此次无法签署“两岸投资保障协议”,显示两岸协商无可避免地已进入“比较困难的阶段”。其实这正表明两会协商趋向成熟、务实,两岸协商议题有简单、有复杂,协商时间有长、有短,成熟一项就签署一项,不必为签而签,没有共识就不急着签。

  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日前表示,两会会谈应以议题为发想,如果议题形成条件不够成熟,或双方想法尚未达成共识,不开会也行。两会之召开排除“形式主义”而采“实质主义”,基本上就是务实的做法。在此前提下,就没有所谓“进度”问题。

  两岸第6次陈江会谈已签署15项协议,如何使这些协议彻底落实,两岸各有许多方面犹待努力。例如两岸签署的协议,已无法再仅止于框架的形式,而必须进一步深化到实施细则的程度,亦即诸多协议势必要开始细部实行,其真正效益要接受检验与检讨,方能满足两岸民众的期待。对此,本次陈江会谈已决定设两会“二把手级”的不定期检讨会议。也唯有把签署的每一项协议,都形成制度步步落实,才能让人真正满意。

  总之,在复杂的两岸关系中,先抽离出“易”的一部分予以解决,应是双方都乐见其成的。在ECFA生效后,两岸将持续展开4项相关议题的协商,并逐渐把议题扩大到“广义的经济”层面。今后两会协商难度势必愈来愈高,过程中双方折冲攻防,均可预见。只要两会客观理性地因应,其结果有益于人民的价值也将随之更为彰显。

 

责任编辑:赵娜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