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0两岸迈进大交流时代 2010:印象
人员交流 再创新高
华夏经纬网   2010-12-28 16:29:48   
字号:

两岸迈入和平发展阶段,两岸交流互访层次扩大,透过交流协商途径,扩大良性互动,巩固和平发展,中国国民党副秘书长兼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曾这样讲:今年两岸交流必可再向新里程推进。

  继2009年有两位省委书记来台后,今年将有13位之多大陆省部级高官,应邀分别率团赴台湾进行经贸活动、对台采购、文艺演出等综合性交流。这些重要人士参访的实现,成为两岸交流层次提升的标志。目前为止访台的大陆省(市、区)级“一把手”有:省委书记湖北罗清泉、四川省刘奇葆、广西壮族自治区郭声琨;省市长方面,有上海市韩正、福建省黄小晶、广东省黄华华、浙江省吕祖善、陕西省袁纯清;而蔡武更是近年来首位率团访台的部长……两岸交流将迎来新一轮高峰。

   大陆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曾指出,“大陆多个省区主要负责人分别率团访台,不但提高两岸交往的水准和层次,更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事实证明,由于大陆高层首长访台并进行采购,助使台湾走出全球金融海啸阴霾,为台湾产业带来新机遇,毋宁是有目共睹的。2010年两岸人员交流再创新高!

   两岸官方人员交流呈现新特点。

   一是互访官员层级提升。四川等省市赴台采购团均由省委书记等主要官员亲自带队,同时,文化部长蔡武、公安部副部长陈智敏、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等访台,实现了迄今为止两岸对口主管部门最高层级会晤。台湾方面亦不断突破参访的层级,如台“陆委会主委”赖幸媛首次访问香港、“警政署长”王卓钧初次参访大陆。 二是基层官员访台逐渐增多。浙江团访台时,专程安排两岸村长举行面对面座谈,福建省则组织了专门的乡镇基层官员赴台,加强两岸基层官员的交流。三是官方人员互访日趋密集。相比2009年的8个省级团赴台采购,2010年共有13个省级团赴台。而其他各类形式的官方人员互访更加密集。

民间交流朝多元化、规模化推进

一是民间交流平台逐步完善。在2009年首届“海峡论坛”成功召开后,2010年第二届“海峡论坛”规模更大、议题更多元、更加聚焦民生,凸显民间交流平台的大众性、广泛性。二是民间交流形式更加多元化。除了作为民间交流的主要形式,两岸游客互相观光、交流的人次不断突破新高外,大陆各地区举办的“台湾周、台湾月”、“台湾博览会”、两岸宗教信众共同举办仪式等都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方式。三是人员规模进一步扩大。两岸各类参访团的规模不断创出新高,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两岸人员往来超过600万人次。

两岸社会各界互助情深。

大陆红十字会应邀访台,并投入1.2亿元帮助台湾各类受灾地区进行重建,这是两岸红十字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援助合作计划。大陆企业捐献巨资向台湾实施“援助失学原住民学童计划”,实现了大陆“希望工程”首次对台湾的援助。台湾方面在甘肃舟曲受灾后,迅速向岛内各界募款救灾,并积极派驻人员协助各项灾后重建工作。大陆游客在苏花公路遭遇风灾泥石流被困后,台湾方面全力组织救援,充分展现了两岸民众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

绿营人士掀起“登陆热”。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趋势下,除了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前“立委”许荣淑等绿营人士继续来大陆参与有关活动外,更重要的是,部分民进党籍时任县市长频频“登陆”,如屏东县长曹启鸿、云林县长苏治芬、台南县长苏焕智等都主动参访大陆,其频率是过去所未有。

 

责任编辑:黄杨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