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0两岸迈进大交流时代
重塑中华文化影响力
华夏经纬网   2010-12-28 15:33:21   
字号:

    “阐释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一个多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影响力问题,一方面是要找到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与世界的共存之道,另一方面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中华文化的重新塑造。” ——辛琪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

    2010年,两岸同胞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又积累了一小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两岸民众在交流中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民间文化交流

    做出影响力

    今年9月2日,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蔡武应邀赴台访问,引起了两岸和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与蔡武同团访台的有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等,是近年来大陆文化界访台层次最高的一次;还因为文化部部长蔡武以民间身份带团访台,凸显出当前大陆对于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视。

    在此期间,双方就尽快商签两岸文化协议等方面达成八大共识,为构建两岸文化领域的发展框架迈出重要一步。>>>>  

    12月14日,以叶圣陶研究会名誉会长、开明画院名誉院长名义访台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开明画院台北画展开幕时,盛赞这是“共襄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又一盛事”。冯骥才、段成桂、言恭达、陈永锵、唐勇力等一批大陆当代知名书画艺术家,与欧豪年、李奇茂、傅申、黄光男等台湾著名艺术家座谈和交流,可谓名家云集,盛况空前。

   此行是文化之旅也是亲情之旅。严隽琪说,“我非常高兴见到了不少生活在台湾的亲人们。有的亲人是我幼时听长辈提及,但之前从未见过面;有的被隔绝数十年后,随两岸‘三通’得以重新联系,已在大陆见过;有的长辈没有等到这一天,只能在我家两岸亲人心中留下永远的痛。”>>>>

    相关新闻: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访台 鼓励两岸艺术界青年交流

              中原根亲文化宝岛行代表团台北联谊会成功举行

              两岸民间博物馆人共聚北京谈发展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台举办书法

    文化遗产保护

    深化合作

    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不断得到继承和弘扬。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关键是促进两岸同胞共同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2010年,两岸在共同申遗、遗产保护,以及文物交流互展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绩。

    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开幕式后作了《加强涉台文物保护 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主题报告。他说,涉台文物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两岸民众的文化创造,是具有重大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存,保护涉台文物就是保护两岸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增强两岸文化沟通与交流具有现实意义。>>>>

    相关新闻:两岸共商闽系红砖建筑保护传承 拟联袂申遗

              两岸“放王爷船”习俗拟“申遗”

    年初,在台北故宫举行的雍正文物大展经过三个多月落幕,此次“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共展出246件雍正朝的文物,其中包括来自北京故宫的37件文物,如雍正肖像、生活绘画与器物等。这是分藏于两岸的故宫文物相隔一甲子再聚首。>>>>

    有了这个开端,两岸故宫的合作以及两岸的文化交流应该有了更大的空间。

    7月29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宣布,台北故宫将于2011年6月至9月推出“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台北故宫珍藏的《无用师卷》与原属一卷、今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剩山图》将同时展出,重现元代画家黄公望旷世杰作《富春山居图》的原貌。>>>>

    两岸故宫交流需有更多智慧

    10月8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迄今规模最大的南宋文物专题展《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特展》,为此,特意向内地一些博物馆商借文物,其中杭州历史博物馆借了文物9件。

    共有来自两岸及日本的17家博物馆的410件展品,其中台北故宫展品近300件;大陆参展文物96件(组),分别由上海、辽宁、浙江、福建四地11家博物馆提供。此次展览是台北故宫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借展。>>>>  

    相关新闻: “越王勾践剑”首度现身台湾助阵楚文物展

               台湾南投艺术精品首次在京面向公众展示

    文化创意产业

    互利共赢

    两岸除了承担共同保护发扬传统中华文化的重任外,在其他文化领域也可以有更广阔的合作,比如在文化产业方面。两岸各具优势,正像有的专家指出的,大陆有资金、土地、市场等“硬实力”;台湾有创意、人才等“软实力”,如能携手合作,必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精品。

    今年两岸顺利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揭开了两岸关系史上的新篇章,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真正进入双向合作、互利共赢的新阶段。为推动大陆文化企业和产品走进宝岛,搭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投资交易的平台,中华文化联谊会与台湾的商业总会于11月11在首届“台湾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

    11月18日,第五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台湾文创业者连续四届参加这一盛会,其中“台北文创精品馆”的亮相特别引人关注。“台北文创精品馆”展区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这一规模较2007年台湾业者首次参展时增长近10倍,展出内容更为多元。走进文博会台北文化创意主题馆

    2010良渚论坛上“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十人谈”刚刚在帷幕,“传承和创意”这场巅峰对话似乎还无止息。台湾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研究员易介中以其独到的犀利视角注意到,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十几载如同一叶轻舟,如今这叶轻舟已经穿过万重山,但原创元素显得弥足珍贵。>>>>

    相关新闻:两岸图书交易开辟绿色通道

              两岸文化演出签下最大单

              刘老根赴台 没有听不懂的“包袱”

             《图兰朵》台湾演出视觉全方位

 

    在重塑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道路上,两岸的文化交流必将走向制度化,这既是在两岸经济框架协议签署后的大势所趋,又是两岸文化交流走入常态化的条件,相信明年,我们可以期许两岸文化交流“发时代”的到来!>>>>

华夏经纬网文化频道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