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事前预告十分重要的元旦讲话,并未如外界预料那样宣示大幅开放两岸经贸政策,反倒逆势再度紧缩。结果造成2006年台股一开市就纷纷应声大跌,更跌碎了经贸业界的心。多方反映两岸经贸的危机,并未敲醒扁当局紧守锁岛的心态,未来台湾经贸除了自我设限,似乎看不到新的突破性发展。>>详文
在陈水扁提出所谓“积极管理”两岸经贸政策后,对于已提出申请八吋晶圆厂登陆的力晶、茂德,台湾“经济部长”何美玥4日称,“力晶现在要先专注在岛内投资,暂不考虑西进”。何美玥这项说法意味着,目前所有申请西进案都将暂停。>>详文
*业者愤慨 对扁绝望
·对台当局失去信心:部分台商从法律面考虑,认为这样的做法根本就收不到成效,只会让台商对台湾更失去信心。而台当局紧缩两岸经贸政策是一种违反世界潮流的做法。
·苦等“大选”换天:台湾工商界对陈水扁“积极管理”主张,以及台当局将加强监控台商大陆经贸活动,感到愤怒、无奈,部分企业说“再苦撑两年”,等二○○八年“总统大选”后再说。>>详文
·应先查陈水扁家:听到民进党当局要委托第三地会计师,清查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账目,不少台商相当反感,有人甚至说,要查应该从陈水扁家先查起;还有台商抨击,当局这种做法,根本就是让台商连根都不想留在台湾。
·加速台湾经济边缘化:有台商认为,所谓监控政策的出台将会加速台湾经济的边缘化,陈水扁最终会失去更多的民心。在沪台胞表示,这样下去台湾的经济必然会边缘化,在亚洲边缘化,这个对台湾老百姓很不利。
·越“积极管理”,越“积极登陆”:对众多勤勤恳恳到大陆投资的台商而言,只能继续以积极西进的行动,表达企业界对当局最沉痛意见。台湾“工总”秘书长汪雅康表示,企业界对两岸经贸往来能够加速开放的愿望如不可能实现,业者就会对自己原本的规划“更加笃定”。>>详文
*各界评说——业界对台当局失去的信心将更难弥补
台湾《中国时报》:拒绝与阿扁合演"荒谬剧" 岛内业者用脚表态
台湾《中时电子报》:扁当局为台商登陆设阻逼走台商 实如螳臂挡车
台岛夜话:台当局要请洋兵洋将整治台商,情何以堪?
*开放不足投资设限 台经济排名后退
美国传统基金会4日发表“二○○六年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指出,由于银行与金融得分下降一分,台湾今年全球经济自由度只得2.38分,排名由去年的27名下降至37名。>>详文
台大经济系教授许振明指出,国际评比机构对台湾评比下降,在银行及金融方面,应该是有一些该做的开放没有继续做,例如台湾金融机构前往大陆投资仍有限制,造成国际上的对台湾开放度不够的印象。他认为,相关单位应立即检讨法规开放度不足问题,扭转劣势。
*强为交流日趋热络的两岸社经关系踩煞车 千难万难
长荣集团负责人张荣发疾呼台当局开放三通;挺扁的奇美董事长许文龙发表“支持一中”的公开信;曾是“国策顾问”的联电董事长曹兴诚,则爆出“偷跑”赴大陆投资的和舰案。来自企业界的挑战不断,民进党还能承担多少这类冲击?就连过去是绿营基层坚定支持者的农民,去年也兴起一阵“水果登陆”热,台当局手忙脚乱,办了千场巡回说明会才降温。但没想到这厢刚灭火,电视又开始成天播送两只熊猫“恼人”的可爱模样,引得满街小孩子都在问“胖达何时要来?”这样的软攻势,恐怕也不是一句“统战工具”能轻松化解的。
这一路走来,可清楚看见趋势是,不管台当局政策是“戒急用忍”也好,是“积极开放、有效管理”也罢,两岸经贸、社会交流不仅愈走愈频繁,而且愈来愈不受政策管控。>>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