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李敖“神州文化之旅”
与李敖“同堂过招” 复旦教授请李敖细读鲁迅
华夏经纬网   2005-09-27 08:42:00   
字号:

    9月26日李敖的复旦大学演讲,可谓行程匆匆。从上午9∶00时来到逸夫科技楼到约11∶08许驱车离开,前后仅仅两个小时。

    演讲完毕,他参观了复旦大学校园。并为复旦题词:“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又生我们,长夜才复旦。”

  复旦大学低调安排

    早上8∶50时许,记者如期来到复旦大学正门。整个复旦还沉浸在新生开学和百年校庆的喜庆中,正门大红横幅仍在热烈欢迎来自全世界的同学们,而校园内则随处可见百年校庆的招牌。看不到关于李敖演讲的只言片语,也没有前往逸夫科技楼的路牌指引,复旦人刻意选择了低调面对。

    穿过校园曲折的道路,记者来到逸夫科技楼。科技楼门外站着不少没有票而不能进会场的“敖迷”,复旦大学专门请来了警察维持秩序。科技楼一楼竖立的红色欢迎牌子,泄露了秘密──欢迎李敖演讲。

    并且,与北大不同的是,复旦校方刻意对演讲陪同人员做了安排。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秦绍德博士和凤凰卫视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先生陪同,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姜义华教授主持演讲。

  学子数次鼓掌欢呼

    9∶00时许,李敖来到逸夫科技楼,“李敖、李敖”的欢呼声已引起不小的骚动。李敖微笑致意,匆匆走进休息室。记者想混进休息室一探究竟,被门口守卫的3位保镖拦住。休息室门口约有五六名保镖负责维持秩序。9∶30时许,当他走出休息室,走向报告厅时,再次爆发欢呼声。李敖故意稍停,并挥手致意。

    欢呼和掌声,延续到报告厅,一直伴随着李敖演讲始终。“我和大家说,我最怕这种讲堂,……当讲堂是这个样子的时候,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我就觉得我自己是一台电风扇。”9∶43时,李敖如是打趣地开始正式演讲,听众闻罢爆笑。

    一个小时的演讲里,掌声和笑声数起,400余名听众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相信,在上海的行程里,伴随李敖依旧笑声不断。

    教授与李敖同堂过招

    回答听众问题阶段,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传统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守钧就两个问题和李敖“过招”。

    第一个问题是,你说你是白话文以来中国写作第一人,这个结论怎么得出来的?第二个是你觉得自己比鲁迅高明很多,请问,你凭什么讲比鲁迅高明?

    “我有耳背,我的耳朵常常听不到对我不利的声音。”针对教授的挑战,李敖仍不忘幽默一把,幽默之余的解释也极具“李敖风格”:“为什么我说我是500年来写白话文的前三名?因为我在陈述一个荒谬。拉丁文有一句谚语,因为它荒谬所以我才相信。这件事情很荒谬,所以我深信不疑。”

    对第二个问题,李敖表示他认为鲁迅有他时代性的功劳,但现在还抱着鲁迅,太落伍了。比如他这次捐35万人民币给胡适筑铜像,捐的是新文化时代的胡适,不是跟蒋介石交朋友的胡适,“鲁迅的功劳我们没有否认,可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李敖”。

    李敖的答复,胡教授并不满意。“《鲁迅全集》,他可能都未读完。”演讲结束后,胡教授告诉记者,鲁迅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其深刻性远非李敖所能比,“他怎么能比得上鲁迅?”胡建议李敖如果没读过《鲁迅全集》的话,回去再读一遍。(记者 许凯)

来源:国际金融报

转自新华网

 

责任编辑: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