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台海军情 抗美援朝70周年 英雄赞歌
邱少云:烈火中永生
华夏经纬网   2020-08-12 11:18:46   
字号:

  邱少云,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7月出生,1949年12月入伍,四川铜梁人,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连战士。1952年10月,他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为避免暴露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特等功。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英雄事迹

  1952年10月中旬,在金化以西391高地的反击战中,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任务。潜伏前,邱少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人突然向潜伏区逼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指挥所命令炮兵对敌进行打击。敌人遭到打击后出动飞机侦察,并盲目发射侦察燃烧弹。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燃烧液燃遍他全身,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他身旁就是水沟,只要往水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

  因为邱少云是尖刀班战士,负责战斗打响后剪断敌人的铁丝网,所以埋伏较靠前,他只要稍微动一下,就有可能被发现,整个排也就会被发现,整个行动也许就会失败。但是英勇的邱少云自始至终没有动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烧。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

  邱少云的战友盼望的时刻终于来到了!下午5时30分,敌人的枪声不响了,火焰渐渐地熄灭了,阵地上一片寂静。突然,潜伏在草丛中的500多名志愿军战士,像爆开的定时炸弹一样,轰然一声炸响了……

  邱少云同志牺牲后,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怀着深深的敬意,在391高地的石壁上刻了一行大字:“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为了表彰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经中央军委批准,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有关方面还在他的家乡铜梁区凤山之巅建设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全馆共陈列国家二、三级文物37件,烈士遗物20余件。近年来,纪念馆年均接待观众40余万人次,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为潜伏战斗剜掉烂肉疗伤

  邱少云潜伏时被烧毁的枪,以及他身边被烧焦的树。王雪振摄

  “邱少云能潜伏在敌人眼皮下,直到牺牲都没有暴露目标,是他训练扎实过硬的结果。”当了近30年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的王成金告诉记者。

  战斗间隙,爆破组官兵经常钻出坑道,在附近小树林苦练隐蔽接近、抵近伪装、滚进、拼刺刀等。邱少云训练刻苦,衣服常被撕破,膝盖也总是磨破,他的战术动作是最敏捷最过硬的一个。看过他训练的师团领导称赞说:“这样的速度,叫敌人无法抵挡。”

  可在那次潜伏战斗前的练兵中,邱少云在爆破撤退时,翻滚动作没做完突然腿一瘸,耽搁了一刹那。幸亏他反应快,在目标爆炸时连续翻滚到安全地点。连长问邱少云怎么了,邱少云内疚地说,连长,今天我的动作迟缓了,下去后加紧练,保证战斗打响前达到要求。连长撩起邱少云的裤腿,只见他的右大腿外侧长了一个大疖肿。连长让邱少云安心养伤治疗,先不要考虑参战。

邱少云随军赴朝前的家书

  回去后,邱少云着急地找卫生员询问:“能不能想办法让脓包快点好”。卫生员说,要等长“熟”了才能动刀。邱少云却说:“什么熟不熟,剜块烂肉算什么,你晓得我心里有多急啊!”

  卫生员心软了,用颤抖的手划开他腿上的疖肿,含着泪帮他挤脓、消毒、包扎。这时,邱少云虽然疼得一个劲咧嘴,脸上却露出了笑容。

  今天,我们再思索邱少云牺牲的细节,就会明白,他靠的是坚决履行使命的钢铁意志!

  真的在烈火中一动不动?

  

图为追记邱少云一级战斗英雄证书。来源:沈阳晚报

  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半个多世纪以下都是中华儿女心中的爱国典范,近几年来,却屡遭调侃、质疑或非议。

  质疑一邱少云忍痛违背生物学原理?

  有人质疑,人被火烧时不可能静止不动,类似于“蛙跳反应”的生理反应是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这是“常识”。

  用“常识”来揣测英雄当时的情况未免有些武断,而且专家也指出,并没有证据指明火烧时人可能或不可能静止不动。

  虽然无法考证邱少云被大火、浓烟包围后,是否因浓烟导致窒息、昏迷,也无法得知邱少云牺牲的确切时间,但邱少云纪念馆馆长王成金表示,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从燃烧弹落在邱少云身边,到被烈火包围整个身体的这个时间段,邱少云还活着,并且意识清醒,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强大意志,承受着肉体被焚烧的剧痛。

  伏在邱少云身后三米处的李川虎,讲述了自己目睹的一切:

  “当时,燃烧弹炸开后,立刻溅到了邱少云的腿上和身上。那火太大了,我看到邱少云的全身抽动了一下。他的手使劲插到了土里。我不敢说话,用眼色一次再一次地示意他,赶快打个滚,把身上的火弄灭。旁边二米处上就是一条流水的沟。他只要一滚,就可以活命。可是,他身边的枯草已经被燃烧光,周围没有任何遮掩的东西,只要他一滚动,敌人就会发觉。为了五百多名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坚定地趴在地上,咬紧牙关,一动不动。”

  质疑二为什么邱少云身上的弹药没有爆炸?

  据邱少云同班战友、时任9连炮排排长的郭安民介绍,391高地进攻战结束之后,引导员王明世和战友李士虎见到捐躯的邱少云的尸体,被烧得焦黑,人体已经萎缩,冲锋枪还紧靠在身旁,身材下面还紧护着子弹袋,以免引起爆炸。

    聚焦邱少云案:敬畏历史,就是捍卫良知

    以违背社会公德的方式贬损邱少云烈士形象,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判处“作业本”、加多宝向原告邱少华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一元。一元钱,数目之微,可以不计,但意义之巨,却无与伦比。应该看到,无论此案,还是不久前了结的狼牙山五壮士案,本质都是舆论阵地的激烈博弈,分毫不能相让,寸土誓必相争。

  “上甘岭已危,十五军安在?”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虽不闻金沙水拍、未见大渡桥横,却也处处惊心动魄、杀机重重。思想舆论阵地一旦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意识形态领域打了败仗,就等于精神缴械投降。面对敌人的咄咄攻势,我们唯有弘扬长征精神、当好红军传人,拿出飞夺泸定桥的胆气、转战乌蒙山的豪气、强渡嘉陵江的勇气,铆在主阵地、挺在最前沿、下好先手棋,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才能做到“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邱少云生前所在连队:守纪如铁强战力

  战争年代,九连以纪律性强,敢打硬仗、恶仗,善打伏击战、白刃战而威名赫赫。新时期,随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变化,他们遵循训战法则,严格训练纪律,靠真难严实推进实战化训练水平不断跃升。近年来,九连先后10多次担负上级试点任务,7次在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担负“尖刀连”,20多项战训法成果被上级推广。

  演训场上一次次出色成绩的背后,是九连以严明纪律治训砺兵的训条,是官兵们对军规军纪的坚守:训必求真求难,考必从严从实,攻则奋不顾身,守则坚若磐石。

  入选集团军步机专业射击队,在原兰州军区创破纪录比武竞赛中取得轻机枪对固定目标射击第二名。创造这一成绩的士兵,不是战斗班的训练尖子,而是九连的卫生员张玉忠。

  “卫生员也是战斗员。”指导员王天利说,“这不是我们连的特别规定。训练大纲是这么规定的,上级也是这么要求的,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是第一条纪律。”

 

 

责任编辑:胡光曲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丨雪域之巅战旗妍
·捍卫和平的正义之战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中韩将交接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抗美援朝是毛泽东一生中最难下决心打的战争长考百日 三波两折
·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向社会开放
·锡伯族志愿军空军飞行员那启明:首开全师入朝参战空战纪录
·杨勇:他为抗美援朝画上“完美的句号”
·走近空战英雄王海的“坐骑”米格-15: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鹰
·孤胆守高地 只身战强敌——记志愿军老战士杨树柏
·志愿军一级英雄邱少云牺牲后荣获的锦旗
·陈赓:志愿军司令部的“解围将军”
·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及其历史意义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及其历史意义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