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准备阶段(1934.7.7—1934.10.10):为摆脱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困境,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吸引敌人兵力,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创造条件,中共中央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前进。【详细】 |
长征失利阶段(1934.10.10—1935.1.15):中央红军主力从于都以南地区突围,开始长征。蒋介石发布“追剿计划”,同时电令各派得力部队分至湘黔、湘桂边境堵击,妄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详细】 |
长征转折阶段(1935.1.15—1935.6.14):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严重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在领导红军作战中所形成的基本原则。【详细】 |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6.14—1935.10.19):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县,中共中央正式作出保卫与扩大陕北根据地和在此领导全国革命斗争的决定。而张国焘则在川康边境的卓木碉另立伪中央。【详细】 |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10.19—1936.7.1):中共中央决定组成新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详细】 |
|
会师阶段(1936.7.1—1936.12.12):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