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情牵两岸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活动传真
访阳明书院看心学起源
华夏经纬网   2019-11-01 11:18:55   
字号:

吉安市按庐陵古建特色在原址上原貌复建阳明书院

    阳明书院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山风景区内,其前身为九邑会馆、青原会馆,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明正德五年(1510年),王阳明任庐陵知县时,在青原山讲学,奠定了江右王学的发展基础,并使庐陵成为“理学之邦”,有“东南邹鲁,西江杏坛”之誉。为纪念王阳明,庐陵人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青原山建阳明书院,后几度兴废。2012年,吉安市按庐陵古建特色在原址上原貌复建阳明书院,书院中轴线由门厅、传心堂和五贤祠三部分构成,古色古香,美轮美奂。

  阳明书院正面的两幅字“东南邹鲁”“西江杏坛”是当时为全国讲会中心之一的荣誉。邹、鲁是孔子、孟子家乡的雅称,泛指有文化的地方。东南是指阳明书院所在地。杏坛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也是指教书育人的地方。西江,指江西。

传心堂是先哲讲学的地方

  阳明书院座东北朝西南,占地12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分南北两院,中轴线上为门斗、传心堂、五贤祠、魁星阁,前后三进;南院为教工楼、号房、庖湢;北院为核室。

    传心堂是指先哲讲学的地方。五贤祠是指王学后人举办重要祭祀的建筑,日常供生徒祭吊及春秋两会主讲的地方,五贤是指王守仁、邹守益、罗洪先、聂豹、欧阳德。号房是指考棚,考试的地方。庖湢是厨房和卫生间。核室,一楼为教室、二楼为藏书的地方。

五贤祠是王学后人举办重要祭祀的建筑

魁星阁象征当地文化昌盛,传说魁星降临赐福。

王阳明“龙场悟道”顿悟“心学”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他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

王阳明所倡导的心学对后世影响巨大

    五贤祠二楼有魁星阁。魁星阁象征着当地文化昌盛,传说魁星降临赐福,让庐陵文运昌盛。魁星是指北斗星中的前四星,主管文运功名禄位。“江右王学”,江右是指江西的别称,等同西江,王学发展有四个区域,浙江的绍兴、江西的吉安、广州的潮州、江苏的泰州,最成熟,最核心的地方在江西吉安。讲学是指对精英讲课,讲会是针对普通的民众。阳明书院是江西著名的书院之一,是我国著名的理学讲坛,与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齐名。

  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1472—1528),明哲学家、教育家,名守仁,浙江余姚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卒谥文成。他创立的“致良知”学说在明朝的中后期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

 

责任编辑:李欣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