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情牵两岸 吴头楚尾看鄂东—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 要闻
李时珍诞辰500周年 蕲春全城进入"李时珍时刻"
华夏经纬网   2018-06-01 15:32:33   
字号:

李时珍纪念馆开馆 图为现场嘉宾启动开馆触摸屏 摄/黄杨

  华夏经纬网5月26日讯(黄杨)适逢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为纪念和缅怀这位为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健康做出重要贡献的杰出的医药学家,5月26日,来自两岸知名专家、学者、产业界人士300余人齐聚蕲春出席李时珍祭祀大典、见证李时珍纪念馆新馆开馆一刻。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牌匾授予现场

  上午9时,随着两岸嘉宾共同启动触摸屏,李时珍纪念馆新馆也正式对外开馆;同时,仪式上省台办副主任徐元宏向蕲春县人民政府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牌匾。

图为李时珍祭祀大典现场

  鼓三通,钟九响,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士黄璐琦主礼并宣布拜谒仪式开始,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领颂《拜医圣文》,50名蕲春学子朗声齐诵,参与拜谒仪式的两岸300余人,手持黄菊花与拜医圣文卷轴肃穆而立,面向陵园三鞠躬,深切表达两岸人民对李时珍的无限尊崇与缅怀之情。

  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协会理事长汪大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中国的古圣贤人很多,代表性人物除孔子外就是李时珍先生。纪念李时珍诞辰五百周年相关活动不仅可以让台湾民众更多的了解李时珍,更架起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的沟通连接,让两岸可以互通有无。

  来自台湾高雄的吴先生特意赶赴蕲春参加拜谒活动,从小在中医师外公的耳濡目染之下,吴先生本人也非常敬仰李时珍,这次来到蕲春就是为了能够亲自瞻仰“医圣”故里,圆自己儿时一个梦。

  扎根蕲春的还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台商,他就是湖北省医药工业十强的李时珍集团总裁林朝辉先生,他表示当初之所以“落户”蕲春创业就是起因于“曾在台湾一家药厂老板的桌子上第一次看到《本草纲目》,就深刻的烙印在脑海里”。值此李时珍诞辰五百周年之际,林朝辉表示将继续根植蕲春,谱本草科学新篇,持续不断地向世界传播我们宝贵的中医药文化。

  “时珍精神,民族之魂;华夏子孙,万代感恩……”细雨连绵的雨湖畔边还有这样一群学子,尽管声音略显稚嫩但从她们的脸上谁都能寻找到传承赋予的力量,为在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拜谒仪式上诵读《拜医圣文》,这群来自蕲春本地中学的学生们已经练习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学生们还兴奋地对记者表示“李时珍就是我们的偶像”、“从小听着李时珍的故事长大,别提多崇拜了”、“李时珍是蕲春人,我们都是蕲春人,骄傲!”

李时珍人像雕塑

  据了解,李时珍纪念馆建于1980年由邓小平亲笔题名,位于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秀丽的雨湖岸边,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8千平方米,由四贤广场、本草碑刻长廊、纪念馆、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六大部分组成。馆内设《李时珍生平事迹》和《李时珍医药》两大基本陈列,12个专题展览。整个馆区从前至后呈现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李时珍介绍

  字东壁,号濒湖山人,明代蕲州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世界著名医药学家、大明医圣。他随父学医,刻苦钻研,遍读经史百家书,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自1565年起,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完成192万字巨著《本草纲目》,终成“医中之圣”。《本草纲目》普世以来,在国外被译成日、法、俄、英、德、朝鲜、拉丁等文字,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责任编辑:黄杨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