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鄂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采风 活动播报
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游览“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华夏经纬网   2012-08-31 09:21:36   
字号:

    华夏经纬网8月29日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今天,前来湖北参加“恩施土家女儿会”的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走访了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

  黄鹤归来的铜像和宝铜顶,崔颢题诗图的浮雕,以及黄鹤楼旁矗立的千年吉祥钟,都给台湾同胞留下了深刻影响。年过七旬的泰雅族原著民李玉梅放着黄鹤楼内老人直降落电梯不坐,执意要亲身体验一下登高的乐趣。而来自台湾乌来的宋文才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每一层的风景都不一样,风速也不一样。站在黄鹤楼上往下俯瞰,你可以看见整个武汉市,还可以俯瞰武汉长江大桥,十分雄伟壮阔。”兴奋的90后台中少年伍孟哲更是摆出各种pose与黄鹤楼合影。

  黄鹤楼原址在武昌蛇山的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223年。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其最后的一次被毁是1884年。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关于黄鹤楼的得名,有“因山”、“因仙”两种说法。“因仙”一说曾有仙人驾鹤经此,遂以得名。一说是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店的墙上画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家生意因此大为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这些神话传说很有趣,也很动人,但都不是黄鹤楼楼名真正的由来。历代的考证都认为,黄鹤楼的名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

  为了赋予黄鹤楼镇水怪,保长江两岸免遭洪水之灾,黄鹤楼的每一层的屋檐尖角上都插着一条鲤鱼精(河怪)。而每层的房檐上更是用宝剑插住鱼背。

  除了崔颢那首千古绝唱(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以外),历代名人在黄鹤楼都留下了大量的诗歌、词作、楹联、碑记、文章,其中“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的楹联较好地写出了黄鹤楼的气势。

  新中国成立前的1927年2月,毛泽东考察完湖南农民运动后来到武昌,便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登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空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但遗憾的是,黄鹤楼原址毁于1884年,重建完工则完工于1981年。所以,这位20世纪叱咤风云的新中国伟大领袖毕生都未曾到访过黄鹤楼。(图文宋易康)

  

  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黄鹤楼旁的千年吉祥钟

  

  崔颢那首千古绝唱:“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为镇长江鱼怪,将每层亭子的屋脊插入鱼嘴

  

  从黄鹤楼上可以俯瞰长江、武汉长江大桥以及武广高铁

  

  黄鹤楼上俯瞰正门的铜仙鹤

 

责任编辑:孙艳红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台湾原住民代表团游览“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来宜昌考察交流
·荆州区高新农业考察团赴台考察
·荆门市中小企业家组团赴台考察
·云梦县“三个平台”促台胞联谊
·台湾“长园科技”与湖北“诺邦化学”签署共建天门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协议
·台资企业武汉秉承物流有限公司开工建设
·台资企业武汉台湾风情广场总经理林秀丽考察郧县投资环境
·黄冈市城市建设交流团赴台考察
·陈俊麟夫妇回乡省亲共话家常
·黄石市委书记王建鸣会见台湾宝成集团江清波一行
·黄石市房地产交流团赴台交流
·黄石“两节”举办在即 台湾明星将来黄石登台献艺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