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密码
  用户名  密码
安徽 | 重庆 | 贵州 | 海南 | 湖北 | 湖南 | 江苏 | 江西 | 天津 | 黑 龙 江 |
宁夏 | 青海 | 山东 | 山西 | 陕西 | 四川 | 新疆 | 浙江 | 辽宁 | 新疆兵团 |
网站导航
香港镜像
繁体简体
当前位置: > 专题 > 台海评论 > 大陆发表两岸三通说帖

"三通"对台湾经济更有利


2003-12-24 11:29:27         华夏经纬网

20年来,在祖国大陆积极推动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与合作迅猛发展,间接通邮、通航、通商已经实现,局部直接“三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实践证明,日益密切的两岸经贸关系给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好处,台湾受益无疑更加明显。近年来台湾当局多次宣称,“三通”不是台湾经济的万灵丹,不能为直航而直航等等,完全是为了政治上的某种需要,是阻挠和拖延两岸直接“三通”的一种策略。

台湾经济是海岛型经济,发展腹地十分有限。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岸贸易、台商到大陆投资以及农业、科技、金融等各种经贸交流与合作的迅速发展,两岸经贸创造的效益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尤其近十年多来,两岸经济依存关系逐渐加深,出现了一系列对台湾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带有阶段意义的变化。90年代初祖国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至今顺差额累计达2000多亿美元。2002年大陆进一步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该年对大陆出口占其总出口的25%,祖国大陆是台商海外投资最多的地区。累计合同投资额超过600亿美元,作为台湾经济支柱的信息硬件产品在大陆的产值占其总产值比重已升至一半。情况表明,祖国大陆是台湾经济不可或缺的发展腹地。

由于两岸未能实现直接“三通”,两岸经贸关系长期停留在间接、单向为主的不平衡状态。这不仅使岛内民众和工商界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两岸经济的互补互利效应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世纪之交,两岸已先后成为WTO成员,形式的发展迫切要求两岸尽快实现直接“三通”。直接“三通”将给台湾经济带来哪些好处?是利大于弊亦或是弊大于利?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的学者评估认为,“三通”对台湾经济更有利。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认为,“三通”对两岸的生产毛额、贸易条件改善、吸引外资等方面均具有正面效应,且对台湾效应均大于大陆。

有利两岸关系正常化

两岸直接“三通”对台湾经济的有利影响,并不仅仅在于因货物与人员免于中转带来的巨大成本,降低效益,更重要的是直接“三通”将使两岸关系正常化,并有利于形成真正的互惠互利的两岸产业分工格局,从而为台湾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注入活力和带来动力。至于台湾担心“三通”后,在短期内台湾的某些产业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的问题,只要经过调适是可以加以解决。

 台湾经济正面临进一步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成败和顺利与否,与祖国大陆经济和两岸经济关系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尽早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台湾经济才能真正从快速发展的祖国大陆经济和日益密切的两岸经济关系中获取成长动力。台湾当局应该从岛内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和台湾经济的长远发展考虑,尽快开放全面直接“三通”。

香港文汇报 2003-12-24

 共1页  1 

 
发送给好友】【打印 】【 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网友:密码:
 
本站检索
文章排行
精彩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