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直航将严重威胁台湾军事安全"。首先,就大陆对台政策而言,两岸同胞情同手足,血浓于水,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大陆方面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针对的是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的"台独"图谋,决不是针对台湾民众。其次,有关两岸海上和空中直航的技术性、业务性安排等问题,须经双方平等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方能实施。台湾方面对自身安全的关切届时能得到妥善解决。第三,两岸试点直航已开通六年,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海上直航也已开通两年多,从未出现过任何影响台湾"军事安全"的问题,也没有给台湾带来任何所谓的"威胁"。相反,这种直接往来有利于营造台海地区和谐安定的气氛。第四,实现和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根本途径在于,台湾当局必须彻底放弃"台独"分裂主张,停止一切"台独"分裂活动,并且就"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达成协议,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发展进行规划。两岸敌对状态越降低,台海地区越祥和,两岸关系越发展,两岸同胞的安全越有保障。
关于在两岸"三通"协商过程中"台湾在政治上被矮化"。我们一贯主张,两岸之间应当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精神,以务实的态度解决双方的分歧和各种问题,任何一方都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另一方。以往海协与海基会的历次商谈,以及两岸民间行业组织之间的各种交流和磋商,双方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矮化"谁的问题。在两岸试点直航及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的海上通航中,双方间运力安排及技术问题的处理,均充分体现了平等互惠的原则,实现了互利双赢。今后协商"三通"问题,包括解决市场开放、相关管理、经营权益安排等,依然是遵循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公平合理、互惠互利的原则精神。根本不存在所谓台湾在"三通"过程中可能被"矮化"的问题。
关于"'三通'将冲击台湾经济安全"。其一,关于"三通"使台湾经济对大陆市场依赖度上升而产生安全问题。两岸经济各具优势,互补性强。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中,台湾经济从大陆经济迅速发展中获得了增长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获得了有利条件,企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近20年来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大潮中,如果实现"三通",两岸经济各展所长,密切合作,将更有利于两岸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实现共同繁荣。只要站在台湾同胞利益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立场上来看问题,就会得出这种结论。
其二,关于"三通"加速台湾产业移往大陆、导致台湾产业"空洞化"问题。产业"空洞化"一般是指制造业在总体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以及制造业生产力及国际竞争力降低。台湾有关部门的研究表明,1990年至2001年间是台湾企业投资大陆增长较快的时期。在此期间,台湾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出口占有率并未下降,反而由1.96%升至2.0%,并没有造成台湾制造业的总体生产力和竞争力的衰退,导致出现所谓产业"空洞化"现象。相反,两岸"三通"有利于台湾企业合理调配和使用生产要素及资源。通过分工合作,可以发挥台湾经济的优势,增强发展潜力和提高竞争力,有效避免产业"空洞化"。
其三,关于台湾企业对大陆投资导致岛内失业率上升问题。近几年台湾失业率上升主要是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所致。台湾当局现任领导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破坏两岸关系,阻挠两岸"三通",打击了台湾民间及海外投资者的信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台湾失业率上升也有结构性失业的原因。随着台湾投资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失去竞争优势,不得不寻找低成本的地区继续发展。这类企业在大陆投资经营,不仅使其自身重获竞争力,而且能够利用在大陆投资的收益增强在台湾的投资能力,支持台湾新兴产业的持续成长,大幅带动了对大陆的出口。这些都对扩大台湾就业、产业升级和经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
![]() |
|
共1页 |
![]() |
|
![]() |
![]() |
文章排行 |
![]() |
![]() |
最新专题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