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的参考消息刊登了台湾《中央日报》11月30日文章〈防御性公投搞民粹烟幕〉(作者 宋国诚) 陈水扁昨日宣称,将在明年3·20大选时,依据“公投法”第17条“防御性公投”条款,对“一国两制”进行“公投”。显然,在国亲版“公投法”案通过之后,民进党在输不起也放不开的情绪笼罩下,试图在“公投法”中“漏网突围”,夺回已握在国亲手中的“公投”议题权。
然而,“公投一国两制”是否符合“公投法”第17条的“立法”旨意,“一国两制”是否构成“外力威胁”,以致足以构成变更“国家主权”的危险,偏偏正是陈水扁刻意回避、不向人民讲清楚说明白的地方。换言之,借“防御性公投”以毁损整个“公投”“立法”体系、借“公投”形式搏选举抢选票,才是陈水扁如此刻意模糊之背后的真正意图所在。
首先,“公投”“一国两制”就已令人啼笑皆非。很明显,对于一项结果“不投也知”却又兴致勃勃的大兴“公投”,岂不如同既已买对车票却又怀疑或故装不知是否能到达目的地一样,令人哭笑不得?
其次,就基本的政治学理来说,“外力威胁”本是一个“准战争术语”,一般具有威胁性的外来压力,是指一种具战争之可确认性的“明显而立即之危险”,例如当年的“古巴危机”。由此来看,“一国两制”是“外力威胁”吗?“一国两制”有立即变更“国家主权”的疑虑吗?如果陈水扁自己认定“一国两制”真有如一触即发的战争状态,或陈水扁迳自认定台湾人民皆已“全盘接受”“一国两制”,则发动“公投”以作防御,对陈水扁个人而言或许自认有理。但问题是,“一国两制”等于台海战争了吗?自中共提出“一国两制”以来,台湾发生战争了吗?就算要以一次“公投”来“防御”战争和“亡国”,试问大家去投一张票,战争就因此停息了吗?“国家主权”因此就“还我河山”了吗?
再其次,对中共对台政策而言,“一国两制”的下一句是“和平统一”,中共对这一术语的使用从来就不是“一国两制、进攻台湾”这八个字。如果陈水扁说,不然来个“公投中共武力犯台”,那就真的大笑话了。试问,美国会因为反对恐怖主义攻击来个防御“公投”吗?日本会因北韩飞弹威胁来个“反弹公投”吗?
陈水扁执意在“总统”大选“公投一国两制”,这就像是“公投共产主义”一样的多余和滑稽。就算这项“不投已知”的结果是全民皆反对“一国两制”,也并不等于反对“一国两制”的民意就是赞成台湾“独立”的民意。
陈水扁的“公投”“一国两制”,不过是试图用一种“反之亦然”的假性逻辑,亦即试图运用“反对一国两制=赞成台湾独立”这种误导性推理,再次激发民粹意识,点燃政治烟幕,以达到一种泡沫选举、虚拟民主的效果。不然,如果要玩真的,陈水扁何不换个“公投”主题:“台独建国=台海战争”,来个真的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