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在“立法院”表决《公投法》关于“国旗、国号、国歌”的统独条文时集体弃权,让陈水扁面临了要向基本教义派交代,以及在“公投”议题上扳回一城的双重焦虑。
一向把“公投”视同“台独”的北京,在“鸟笼版”的《公投法》通过后,原以为风波可以暂时平息,不料求胜心切的陈水扁一记“防御性公投”回马枪,让希望专注国内发展的北京不得不随着焦虑起来。
在“一个中国”和“维持现状”大玩说文解字的华盛顿,被陈水扁一再对美国反对“公投”的“外交“辞令装聋做哑后,眼看两岸紧张不断升温,也被迫在焦虑中语调越来越尖锐,态度也越来越强硬。
美国匿名高官在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美国期间,明确表示反对“大陆撤除导弹”的“公投”主张,倒过来也加深了陈水扁的焦虑。
《公投法》在统独条文“自宫”后,只剩下防御性“公投”还多少隐含对台湾“主权”表决的精神,陈水扁一方面想利用防御性“公投”保有选战主导权,另一方面又在美国压力下不得不妥协出一个不痛不痒,无关统独的“导弹公投”,而连这样的让步居然还是被美国反对,他深沉的焦虑感恐怕还真不足为外人道。
“走出第一步,就有第二步”,“美国的事,我已搓好了”,反映的正是陈水扁在“公投”议题上进退维谷的焦虑,以及对美国老大哥的无力感和难言的愤怒。
语言激烈,行动保守,是陈水扁至今一贯的特色,但是焦虑加上愤怒,都是深具破坏力的情绪。面对连任的压力,陈水扁要如何在“公投”议题上善后,非常令人关注。(叶鹏飞)
联合早报
责任编辑:
![]() |
|
共1页 |
![]() |
|
![]() |
![]() |
文章排行 |
![]() |
![]() |
最新专题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