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吉亭斯(Danny Gittings)是一位熟悉海峡两岸事务的美国评论家,最近他针对台湾炒作正热的“防卫性公投”,发表了一篇文章,刊登在《华尔街日报》。
吉亭斯先生认为,民进党在“立法院”“公投”“法案”投票受到挫败之后,两天之内陈水扁找到“公投法”的漏洞,立刻宣布要以“总统”的权柄举办“防卫性公投”,此举或许可以获得短期的政治利益,事后却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因为很明显的,美国的态度逐渐强硬,也就愈来愈不利于民进党的台湾“独立”路线。国安会亚太事务主任莫健(James Moriaty)推动他的对台主张已有一段时间,即:正式宣布反对“台独”而不是支持“台独”,出售军备的条件是不准挑衅对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公开说明:反对任何改变台海现状的举动,反对“台独公投”。美国政府的高阶层们已经为此开过会,研订新政策。吉亭斯觉得,走到这一步其实怪不得别人,都是陈水扁先生自己造成的。因为每次陈先生一张开他的尊口,美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就变得强硬一些,屡试不爽。从台湾传来的政治大惊奇、让美国政府受够了,希望就此打住。
但是陈水扁生就一付冲动的性格,遇事不假思索就弄出惊人之举!以这次提出“防卫性公投”为例,不但美国方面被蒙在鼓里,连阿扁身边的亲信多数也是看到报纸才知道的。事实上此案并没有经过比较深入的考量,因为五六天之后连公投的议题还是说不清楚。吉亭斯先生也曾询问过陈的幕僚,事关重大为何如此草率的就提出,考虑好了再宣布不好吗?幕僚的答复是:“不能拖,再拖两天的话民意调查会滑落好几个百分点。”
吉亭斯闻后惊叹不已,他深知阿扁近来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选举,当选连任是第一优先,但是把台湾人民的安全远远放在遥远的第二位,这是最恶劣的选举政治!他最后的结论是如果今天陈水扁未能掀起海峡危机的话,下次他一定会兴风作浪再点烽火。
华裔美籍专栏作家秦家聪(Frank Ching),曾经历任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驻华特派员,是一位颇负文名的资深新闻工作者,他对海峡两岸事务一向很关注,平素也采取比较同情台湾民主活动的立场。这次他写了一篇有关“防卫性公投”的评论,忍不住的说出:
“陈先生的大胆、厚颜、无礼(Audacity)行动,令人窒息,他正在极薄极薄的冰上滑行。”
陈水扁出任台湾“总统”三年多,终于让中外人士彻底看清楚了他的本性。
此人绝对自私。连任“总统”确保他以后四年的权力地位是最重要的事,拿台湾人民的安危做赌注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聪明机警,动作和脑筋一样快,认为头钻过去,身子也能过去,不计后果,烂摊子让别人收拾。“防卫性公投”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找到了新通过的“公投法”漏洞,一头钻下去,抓住中外媒体的注意力,冲淡国亲版“公投法”取得胜利的影响力,不让台湾选民有机会咀嚼消化“公投法”,就逼着大家去看他下一场演出。在四周忙得团团转的民进党干部和政府官员,忙着给剧中男主角上妆,换衣服,上道具,因为戏码又改了。可怜的丘义仁“秘书长”,急忙出面解释、下脚注说公投不违背“四不一没有”。话还没说清楚,陈“总统”又发现台湾人民百分之八十以上主张台海“维持现状”,于是他说举办“防卫性公投”正是为了维持现状,人们又听不懂了,去问丘“秘书长”吧!
吉亭斯先生说,这许多言行可以为陈水扁争得短期的政治效益,看来可能如此。这如同观众在家中看电视,一个节目如果演到半路就换内容,改背景变服装,前言不对后语,演员都是同一组人,人们能看的下去吗?很遗憾的是这种节目在台湾还总是有一批死忠观众,乐此不疲的守住电视机楞看下去!像是一群忠实影迷,认定了某位演员,什么烂戏他们都看。真所谓“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忍不住想提醒他们一声:
“别再看啦!都是骗人的。连外国人都看穿这批人的把戏了,你们还看不出来吗?”
别小看了外国的所谓专家们,他们的训练和观点不同,有时候的确能见到自己所未见。古人有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到他山去找石头,自己的脑袋很快会变成一块石头。
(作者马康庄,台湾民意调查基金会秘书长)
华夏经纬网专稿 200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