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30日电 香港文汇报今日转载英文《中国日报》(香港版)昨天发表的评论,文章认为,作为中央的一项重要决策,沪港在CEPA框架下加强合作,进一步体现了中央对香港地位的重视。中央从国家统一和发展,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来考虑重视香港的发展。
英文《中国日报》(香港版)社论,转载如下:
上海市长韩正率领庞大政府代表团访港取得丰硕成果。作为中央的一项重要决策,沪港在CEPA框架下加强合作,进一步体现了中央对香港地位的重视。中央重视香港是从整个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大局来考虑的。香港继续成功贯彻“一国两制”,在国家统一中发挥着示范作用;保持香港的独特优势,通过与内地优势互补,将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利民族复兴大业。
上海和香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重要引擎,是长三角和大珠三角的龙头城市。沪港之间虽有竞争,但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上,互补互利的合作空间十分广阔,完全可以趋利避害,达到互利共赢局面。香港已与珠三角建立了密切经济关系,今后还将与长三角以及内地更多地区携手合作。这对扩大香港的经济腹地,尽快实现经济复苏和转型意义重大。对促进内地更多地区借助香港的中介和桥梁功能,加快产业升级并与国际接轨,亦有积极作用。
长三角不同于珠三角,粤港合作与沪港合作有不同的特点和模式。粤港合作侧重于制造业和物流业等,沪港合作则主要在港口、商贸、旅游会展、金融服务、专业人才交流等方面。在CEPA框架下,粤港合作的“前铺后厂”模式将继续提升,粤港经济融和的方向,是造就世界上最大的“前铺后厂”基地;沪港合作的方向,则是强化中国经济起飞的两个重要翅膀,上海可借助香港的现代金融、商业、物流以及服务中心的优势,加快整体软件建设,香港可借助上海软件建设的广阔市场空间,促进经济转型。
香港必须接受一个事实:香港过去的成功,更多的是在周边地区,尤其是祖国内地的竞争力没有发挥、或者没有充分发挥的情况下获得的。现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内地更多地区,已经振翅起飞。尽管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但香港的优势依然存在,香港在国家未来的发展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香港应摆脱受到上海、深圳等内地城市竞争威胁的心理阴影,多着眼于合作与共荣,积极务实寻求双赢。在CEPA框架下,粤港合作与沪港合作,都是为了避免恶性竞争,着眼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和共同进步。
沪港合作是继粤港合作之后,中央重视和提升香港地位和作用的又一战略决策,标示着“一国两制”互惠互补的优势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香港应充分认识和体会中央的决策和期望,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与内地更多省市加强合作,创造更多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