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专题 > 台海评论 > “一边一国”祸害台湾
陈水扁“公投论”抛出的背景
2002-08-09 10:37:42
华夏经纬网
台湾公投,对于“台独”分子而言,极具诱惑性,但事实上是一个恐怖的陷阱,不仅可能将岛内的非“独”派政治力量诱向“台独”立场,还将台湾民众置于了危险境地,从而可能陷整个中华民族于灾难之中。8月3日,陈水扁在“总统府”以视讯方式向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第29届年会”发表开幕致词,全程用台语发言,极力鼓吹“台湾与对岸,一边一国”,以及“公投决定台湾前途”。陈水扁称:“台湾不是人家的一部分,不是人家的地方政府或一省,也不能成为第二个香港和澳门,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只有2300万伟大台湾人民才有权利对台湾前途、命运、现状作选择或决定……公投是基本人权,也是2300万人民基本人权,不能限制,大家应认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我们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最后替台湾走出一条民主自由之路……”当前,台湾经济凋敝,失业率超过5%,近百万底层劳工失业,股市在5000点徘徊,经济陷于困境,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金融危机。陈水扁上台两年来,信誓旦旦拼经济,但起色不大;另一方面台商前往大陆投资的热情不断高涨,广大台胞强烈要求执政当局尽早实现两岸直航,使得陈水扁政府背负越来越大的压力,甚至无力主导岛内关于大陆政策的辩论。这成为陈水扁打出“公投”牌的岛内大背景。而自从布什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政府在两岸关系上采取纵容“台独”势力的立场,即便是“9·11”事件发生及全球反恐战争爆发后,美国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对台政策”。相反,美国政府在近期接连抛出几个军事报告,煽动“中国威胁论”,夸大大陆对台军事威胁。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及其最近有意无意向台湾当局发出的某些信号,则成为了陈水扁敢于鼓动“台独公投”的国际大环境。实际上,这是陈水扁“一石多鸟”的伎俩。7月21日,陈水扁正式就任民进党主席当晚,他就瑙鲁同台湾“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公开表明如果“台湾的善意无法得到中共相对的回应”,台湾就要思考“是否要走自己的路”,到了8月3日发展为明确“一边—国”与“公投”论调,远远超出了对所谓“外交变局”的反应。还是台湾的媒体评论一语中的地道出了陈水扁从“走自己的路”到“公投”论的主要诉求:“陈上任两年多以来,从‘四不一没有’、‘统合论’、‘大担岛谈话’的相关谈话,让不少民众质疑民进党政府在两岸政策上向中国倾斜。而在陈接任执政党主席之后一连串强硬的立场宣示,无异重新确认台湾主体性,回到了以台湾优先为主轴的两岸关系正轨。”陈水扁的目的就是要借瑙鲁“断交”之事来凸显大陆方面的“恶意”,从而以台湾“民意”为托,来为自己捞取最现实的政治红利。由于国民党与亲民党加强联合,实现“泛蓝军合作”,在台北市与高雄市市长选举中对民进党构成强大的攻击。这场选举被视为随后台湾领导人选举的预演,现任国民党籍台北市长、此次台北市长的最有力竞选人马英九,更被视为一年以后陈水扁竞选连任的最大对手。所以,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与“公投”言论,事实上也是要“提请”台湾民众注意民进党与国民党、亲民党等“泛蓝军”政治主张的区别,以“台独”、公投等主张及“强硬对抗大陆”的姿态来迎合并鼓动岛内的某种情绪,一是可能因此造成政治铁幕来降温经贸“三通”热潮,为陈水扁政府自己解套,并服务于眼前的岛内竞选事务,拿台湾民众的民意做挡箭牌,制造“大陆欺压台湾的悲情”,以置反对势力于不利处境;二是要趁中国共产党召开第16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夕,放出气球试探和平底线;三是要配合美国利于台湾当局院外集团的努力和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以形成可能达到某种效果的长期“互动”。很明显,精于政治权谋的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与“公投论”,是“一石多鸟”的精心谋划:但两岸局势因此恶化,也成显然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