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beginrecord%> <%endrecord%>
两年前,当陈水扁就任台湾领导人的时候,台湾民众最忧心的是主张“台独”的陈水扁没有能力稳定台海和平,担心他无端挑起两岸冲突,并把台湾引向战争与灾难。事实证明台湾民众的这种忧虑没有错。两年之后,陈水扁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极端情绪,“独性”开始发作,绑着2300万台湾民众,朝“台独建国”目标发起冲锋和向大陆发起严重挑衅。
“一边一国”出笼内幕
美国国防部《中国军力报告》和美国国会《美中安全报告》发表后,特别是美国《拨款法案》确定台湾为美国的“盟国与非盟国”关系后,陈水扁及其“台独”幕僚彭明敏、陈师孟、邱义仁等认为形势对台湾有利,而且美国波音公司及美国政府强力游说台湾华航公司取消欧洲空中巴士购机案,转而采购波音飞机,台湾可加以利用。在这种形势判断下,他们便开始策划将“台独建国”向前推进一大步。7月22日,陈水扁在就任民进党主席时,先提出“台湾走自己的路”,试探大陆的态度及国际社会的反应。看到大陆没有过激反应,国际社会也不大关心,陈不扁及其“台独”班底决定再进一尺,试探大陆对台政策的底线。于是,陈水扁召集“国安会”的邱义仁、张荣丰等内个重要幕僚以及彭明敏、陈师孟等人商讨如何表达“台湾主权独立”、两岸是“两个国家”、台湾前途由台湾民众决定的意愿,进而要挟大陆作出让步。最后他们确定由陈水扁以向“世台会”致词的方式提出“一边一国”、“公投立法”。 为了泄密,陈水扁向“世台会”致词文稿拟定后不向任何部门通报,也不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只通过“国安局”向美国做了一些暗示。为慎重起见,陈水扁的讲话文稿分为两个部分,语气较缓和的部分打印成正式文本,而语气强硬的一部分则以抄写的形式放在陈水扁的口袋里。故而陈水扁正式发表讲话时,先拿正式文本作宣读,然后从口袋里拿出小抄本作强硬喊话。这也弄得民进党的一些高层人物满脸雾煞煞。 国际社会担忧台海形势再趋紧张
陈水扁发表“一边一国”、“公投立法”言论后,许多国家政府与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指出他的这番讲话与其上台时表白的立场完全对立,是一种冒险行为,必将恶化两岸关系,加剧海峡紧张局势。 美国国务院一位官员8月4日针对陈水扁的讲话表示,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不变。这位官员还引述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的内容说,“美国方面表明,美国认知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此一立场不表示异议”。华府中国问题专家唐耐心8月3日指出,陈水扁有关两岸“一边一国”和支持公民投票的谈话,脱离了台北原本的立场,具有挑衅意味。8月4日,《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说,这是陈水扁上台以来发表的“最强烈的反中国声明”,而且推翻了他以前有关“公民公决”的立场,与其2000年5月“就职演说”所表述的立场“直接相矛盾”。《纽约时报》认为,陈水扁的有关讲话是他自两年前就任台湾当局领导人以来所发表的最接近认可“台湾独立”的声明。 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从陈水扁近日发表的相关谈话可以明显看出,他对两岸关系的态度已在调整,甚至趋于强硬。《俄罗斯日报》8月4日发文指出,中国永远不会接受“台湾独立”,陈水扁关于“台湾独立”的冒险行为只能引起北京的愤慨。俄罗斯《新闻时报》则认为,陈水扁的谈话势必冲击两岸关系情势,情况与当年李登辉所提的“两国论”一样。日本《读卖新闻》指出,陈水扁把两岸关系说成是“一边一国”,事实上是在继承了“两国论”的基础上,自己撕毁了他上台时发表的“四不一没有”的“公约”。日本“共同社”认为,随着2004年台湾“总统竞选”的临近,陈水扁此时抛出“一边一国”论,旨在获得激进“独立派”的支持,此举将不利于台湾的稳定。《德国之声》报道指出,陈水扁提出“全民公投来决定台湾的命运”,这番言辞又将冒险挑起两岸的紧张气氛,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主要原因,是因可能发生的台湾海峡军事冲突做准备。韩国《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等一致评论说陈水扁将台海两岸关系定位于“一边一国”,将激怒中国政府而迫使两岸关系紧张对峙。 陈水扁误判了形势
陈水扁胆敢说“两岸一边一国”、“公投立法”,是因为他认为美国对华政策已偏向台湾,美国会在台湾搞“台独”的时候支持台湾,而中共正在筹备召开“十六大”,无暇顾及台湾。因此,他要乘机在“台独”路上迈出一大步,做“台独建国”的“开国元勋”。如果没有遭到阻碍,陈水扁下一步就有可能要实施“统独公投”,拿掉“中华民国国号”,冠上“台湾共和国”名称,或者“宪法确定台海两岸是两个国家”,甚至有可能直接宣布“台湾独立”了。 然而,陈水扁完全误判了形势。美国尽管在军售与半官方往来上给台湾尝了一些甜头,但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面没有也不可能改变。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瑞克表示,美国长期以来都维持“一个中国”政策,没有任何。白宫国家安全会议发言人麦克安接受台湾《联合报》采访时表示,美国长期以来的“一个中国政策”具有一致性,“迄今没有改变”。 美国国务院正式表态,美国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湾独立,也反对台湾任何挑衅中国大陆的行为。至于他认定的中共忙于召开“十六大”而无暇顾及台湾,这是陈水扁太不了解大陆的状况。国家统一与主权完整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所,也是中共不会推卸的责任,“十六大”的召开绝不会动摇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统一、以实力遏阻“台独”的决心,也不会打乱解决台湾问题、致力于国家统一的战略部署。 台海战争越来越近?
台海两岸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曾发生直接军事对抗,但双方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70年代末以后,由于大陆奉行和平统一政策,台湾当局也提倡“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两岸出现了和平与统一曙光。然而,台海和平曙光很快被李登辉推行的“台独”分裂政策所破灭,两岸“不独不武”互信基础受到严重破坏。 陈水扁主政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否定“一个中国”原则,并在处理事关两岸关系好坏的军事、外交与民间交流等领域,明显向大陆发起挑战。军事上,提出和实施“决战境外”战略,购买、研制和部署潜艇、大型战舰、隐形战机、地对地与空对地导弹,在金门、马祖等前沿阵地部署导弹等;外交上,企求美国积极介入两岸关系,强调要与美国、日本结成对付中国大陆的军事与政治同盟,并沿袭李登辉时代的“金钱外交”,强化与大陆的外交战;对于两岸经贸往来与民间交流,陈水扁继续采取限制、阻拦的做法;意识形态上搞“去中国化”,推动渐进式“台独”。更有甚者,陈水扁最近“台独”立场越来越明显、强硬,高分贝地叫喊“走自己的路”、“台湾主权独立”、“一边一国”、“公投立法”。两岸互信基础更形脆弱。 解决治权分离,维护国家统一的方式,通常只有两种,一是和平,一是战争。在大陆人民看来,两岸和平统一的希望因李登辉、陈水扁捣乱而越来越渺茫。既然和平统一难以达成,那就只有战争一途了。因为无论是两岸统一还是台湾独立,都需要通过战争来验证:要么台湾战败,两岸完成统一;要么大陆战败,台湾得以独立成为一个国家。长期拥有台湾主权和整体实力远超过台湾的中国大陆,绝不会任由台湾独立,肯定会战斗到最后一刻。出于这种考虑,大陆除表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之外,对台湾当局已不抱奢望,只好做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另一手准备。据香港媒体报道,陈水扁发表激进“台独”言论后,解放军在东南沿海地区展开反“台独”军事演习,而且演习目标直指台湾本岛。 由此可知,陈水扁越来越危险的举动,只会加剧两岸的政治僵局,强化两岸的对抗,给台海火药桶加药升温,进而将台湾推行战争与毁灭的深渊。(本文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副所长朱显龙) 华夏经纬网专稿 2002年8月8日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