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beginrecord%> <%endrecord%>
从7月21日到8月3日,陈水扁以台湾“总统”兼民进党党主席身份所发表的一连串有关两岸关系的谈判,不但暗示要走“台独之路”,而且还语带威胁地表示要以“公民投票”的方式走独立路线,这种言论已使北京当局面临忍无可忍的选择。
陈水扁发表这一连串强硬且又挑衅大陆的言论,在时机上有何作用?目的何在? 陈水扁在三次重要谈话中都以“脱稿而出”的方式,对大陆口出恶言,难道真的是脱口而出吗? 陈水扁说“要走台湾的路”、“走出台湾自己的前途”、要进行“东南亚贸易政策”、“台湾和大陆是一边一国”、“考虑以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对于这一连串的谈话,美国政府是否事先知情? 既然知道这些谈话,尤其是关于以“公投”决定是否独立的讲话必惹北京跳脚,那陈水扁为何故意公开直言,存心何在? 早有预谋的脱稿讲话
在分析上述问题之前,我们且先回顾一下陈水扁从7月21日到8月3日四次谈话的过程:一、7月21日,陈水扁就任民进党主席,在这天之前,他已知道和台湾有“外交”关系的瑙鲁共和国要与台湾断交并与中国大陆建交,因此,在就任典礼上,他“脱稿”表示,如果他的善意不获对岸回应,“就要认真思考,走咱自己的路,走咱台湾的路,走出台湾自己的前途”,强烈暗示要走台独路线;二、7月29日,在亚洲台商年会发表演讲时,陈水扁除了重申“走出台湾前途”之外,再次“脱稿而出”,表示大陆不是“台湾唯一的市场”,并鼓励台商投资东南亚,表示当局会做他们的后盾。三、7月30日,陈水扁第一次主持民进党“中执会”,他在会后发表新闻稿称,只要大陆放弃对台动武,台湾不会改变现状。他并称,民进党在1999年通过的台湾问题决议文是该党目前处理两岸关系的底线,无法退让。四、8月3日,他以电视卫星转播的方式,向在东京召开的“世界台湾人大会”(世台会)年会发表谈话,除了再度脱稿重申在过去十年经常主张的“海峡两岸一边一国”的论调,更语出惊人地说:“要认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未来经由公民投票促成台湾“独立”而铺路。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天谈话都具两个特点:一、他讲话的对象都是过去积极主张台独的社团:亚洲台湾人商会和“世台会”,尤其“世台会”一向是“台独原教义派”的大本营;二、他都以台语演讲。更重要的是,他这一连串谈话,都故意以“脱稿而出”方式表达。难道,过去十多天,陈水扁受到什么刺激,每次谈到事关两岸关系的重要政策时,都会“口无遮拦”并“脱稿而出”?据笔者了解,并非如此。 童子军幕僚在策划
事实上,这一连串讲话未写进演稿,目的在于防止谈话内容事前被外泄,并不是即兴之作。陈水扁和极少数幕僚事先早已拟定,而且不经打字,怕打字及处理过程泄密。因此,他三度脱口而出,都是有备而来。这一点,他的幕僚人士即在8月3日告诉台湾媒体,陈水扁在这天的谈话并不表示他的政策有所改变,“也不是即兴之作”。既非即兴之作,当然就不是“脱稿而出”,只是谈话内容没有写在稿上而已。陈水扁再糊涂,也不致于不到两周时间内三次口无遮拦。 至于陈水扁发表这一连串对大陆极具挑衅性、对台湾自然极具危险性的谈话,其动机及时机倒不难研判: 陈水扁身边的几名“贴身”幕僚如马永成,林锦昌等人,即外界所戏称的“童子军”,事实上对大陆都缺乏了解。由这些人根据“国安系统”所提供的材料所作出的研判以及陈水扁最后的决定,难免有偏失。何况即使是这些“童子军”以外的陈水扁幕僚,包括李登辉属下的“老臣”,如国安会咨询委员林中斌,对大陆的了解也不甚了了,这些人对目前的大陆局势有误判。譬如:(一)“顽皮的孩子才有糖吃”。过去陈水扁方面认为,他对大陆姿态已经够软,因此必须摆出狠劲,向中国大陆施压,逼大陆软化态度,和台湾交往。殊不知,中国大陆从毛泽东迄今,最恨的就是来自外边的公开压力,宁吃暗亏,也不愿公然承受压力。(二)误以为在中共十六大期间,中共内部无暇对台湾“动手”。其实,若了解中国的情况就知道,假使十六大的权力接班有困难,那么,困难越大,台湾问题就越容易成为“安内必先攘外”的手段。此时此刻,陈水扁若心存挑衅,台湾就更加危险;(三)李登辉乃至于陈水扁及“童子军”们认为,中国大陆为了主办2008年奥运会,对台湾的动作不致于过大。但是,他们所不能了解的是,过了十六大,五年后,即2008年奥运会举办前,新的中共领导班子更不可能容忍“台独”行动,若在此问题上去挑衅,更容易引火上身;(四)最近,美国方面极力争取台湾采购波音公司的客机,陈水扁的幕僚认为此举可使台湾的筹码大增,此时“小闹”一下,不致于有大祸,他们更不认为,这种言论会掀起轩然大波,因此未事先通知美国。据笔者了解,李登辉曾多次以“过来人”身份告诉陈水扁,这类谈话(如“两国论”)若以脱稿方式发表,事后若美国人责怪,也可赖过。因此,擅耍小手段的陈水扁和他的童子军们误判了“军情”。 讨好“台独”团体
当然,陈水扁借着向这些台独“原教义派”团体放话的机会,也有其对台湾“内销”的作用。 在这次接任民进党主席的过程中,像“台独联盟”、“台教会”、世台会等偏激台独组织及人士,对陈水扁的两岸政策有怨言,因此,陈水扁采取折衷态度,公开表示以“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口号,向“原教义派”承诺决不修改民进党台独党纲,换取这些人同意他出任党主席。因此,以台语表达这一连串立场的动作,其实有一半用意是讨好这些偏激“台独”分子,尤其是在7月21日他就任党主席之日,大陆就和瑙鲁建交,使陈水扁在台独“原教义派”团体前觉得“没面子”,所以必须说重话挽回颜面。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