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的又一个新陷井
华夏经纬网
  <%beginrecord%> <%endrecord%> 8月3日,老牌“台独”组织“世台会”第29届年会在东京池袋举行,陈水扁在电视讲话中脱稿讲出了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的狂言,高谈要走“民主之路、自由之路、人权之路、和平之路”。民进党方面对此进行注释,声称这是陈水扁“对‘台湾前途决议文’的明白阐释”。
   
一个旧阴谋

    民进党早在“党外运动”时期就提出了“住民自决”的口号,随着李登辉推动“宪政改革”的进程,“台独”组织合法化、“台独活动”公开化的深入,民进党很快把“住民自决“发展为“独立建国”,“四一七决议文”、“一00七决议文”和“台独党纲”,声称“基于国民主权原理,建立主权自主自立的台湾共和国及制订新宪法之主张,应交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选举决定”。民进党在这里不仅提出了“独立建国”的目标,还提出了完成的方法,即“公投台独”。“台独党纲”出笼后,引起台湾民众的疑虑,到1995年上半年,民进党内“务实台独派”公开提出要修改“台独党纲”,提出“维持现状就是独立”的“事实台独”。1998年7月,针对克林顿总统在上海提出“新三不政策”,民进党中常会发表“七点声明”声称:“台湾为一已经独立的国家,任何改变台湾独立现状的要求,都必需由全体台湾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加以认可。”民进党在这里不仅是对“事实台独”的肯定,还提出如果要突破“事实台独现状(即在‘台湾已经是主权独立国家’基础上实现两岸统一)”要通过“公民投票”,即“公投统一”。这一口号,成为民进党的基本政治主张。在“七点声明”基础上,于1999年5月8日,在民进党的“九大”上写入“台湾前途决议文”。
   
    “台湾前途决议文”,独到之处是在在朦朦胧胧的“中华民国”衣纱里,有赤裸裸的“台独真身”。“决议文”有“七点主张”,集“台独”主张之大成,提出的“七独”招招皆“独”。关于“住民自决”,只是把要实现“台独”需要公投改为要实现“统一”需要公投;关于“独立建国”,只是把“台湾应该独立”改为“台湾已经独立”;关于“事实主权”,只是把“维持现状就是台独”改为“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此外,“决议文”更想表达的观点有二:
   
    一是“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其主权领域仅及於台澎金马与其附属岛屿,以及符合国际法规定之领海与邻接水域。台湾,固然依目前宪法称为中华民国,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它要说明两个问题:制造出“属于中国的台湾地区是主权独立国家”的神话,否认海峡两岸事务是中国内部事务的客观事实,宣扬台湾不再需要另外“独立”,“两岸两国”;为台湾这个“国家”挂上“中华民国”的招牌。二是拒绝统一,以前分裂势力把重点放在“需要、应该台独”方面,更多的谈的是如何实现分裂祖国、实现“台独”的内容;现改为“台独已经完成”,因此把重点放在拒绝统一方面,如否定一个中国原则与“一国两制”、寻求国际承认、尽速制订“公民投票法”以凝聚“拒统”的国民共识和、整合政治资源对抗大陆的“打压及野心”。
   
    不难看出,“台湾前途决议文”只是一个老调翻新、毫无把握的“旧阴谋”。
   
一个新陷井

    “台湾前途决议文”一下子成为陈水扁的“葵花宝典”。他在民进党中执会和中常会上重复称它“是民进党党纲的重大里程碑,更为‘台独党纲’的进一步演绎与说明,因此没有废除‘台独党纲’的问题,民进党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是民进党处理两岸问题的最高原则,将秉持‘台湾前途决议文’的精神全方位对话”。如今,陈水扁又为其贴上“一边一国”的新解释,它的分裂本质更加清楚了。
   
    看来,陈水扁对“台湾前途决议文”的“评价”是合适的。因为经过“台独活动”合法化近10年的实践后,“台湾党纲”需要相应进行的调整,以便于接过李登辉提出的“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实质台独”新口号,便于配合李登辉“毁掉国民党、扶持民进党”的计划。在这一背景下,“台湾前途决议文”应需而出,“决议文”与“台独党纲”相比,正如陈水扁所说,在“台独”问题上不仅是一脉相承,而且还变得更加实用、更有针对性和增加可操作性。
   
    一向讲话富有煽动性、蛊惑力的陈水扁,此次抓住“台湾前途决议文”大做文章,当然有其需求。陈水扁执政后的工作重心与他此次高频率宣扬“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内容是一致的,“台湾前途决议文”的精神已经与他融为一体。有人说,陈水扁善变善骗。尽管他在2年多的时间内反反复复声称“四不一没有”,如今终于真相暴露,“台独”理念不仅不变,而且还异常执着。陈水扁脱下伪装,露出“台独真身”,李登辉当年为掩护“两国论”出笼还加上“特殊”两字作为伪装,陈水扁竟然一步到位宣称“一边一国”,比李登辉还恶劣还露骨。
   
    第一是全面落实“台独”的战略合作。过去2年多来,由李登辉和台联党充当“台独”“党卫军、冲锋队”,疯狂进行以“台湾正名”为“台湾共和国”的疯狂活动,陈水扁与民进党当局即对“台独”进行伪装,提出了以“四不一没有”为核心的“渐进台湾”主张,形成了“台独”路上的战略分工,分进合击。现今,为配合国际反华势力的活动,再加上陈水扁自认为权力基础已经稳固,以及年底选举的需要,使出“打省籍矛盾牌、激化统独冲突”的旧招,为呼应李登辉提出的2008年“完成台独时间表”,开始全面落实与“顽固台独势力”的战略合作。
   
    第二是欺骗社会民意。无论是“台湾前途决议文”还是“一边一国论”,显然都是为“台独”穿上“中华民国”的外衣。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陈水扁这一谈话的听众就是“世台会”,“世台会”年会的主题就是定为“台湾正名”,代表陈水扁出席会议的“考试院长”姚嘉文还解释说民进党“并不是要拿‘中华民国’这块招牌‘借壳而活’,而是要‘脱壳而出’,回归台湾人的台湾”。原来,“决议文”和“一边一国”,只是为了“阶段性地借用”“中华民国”招牌,只是为了借用“中华民国”招牌来挖“中华民国”的老根,只是为了借助“中华民国”来减少“台独”的阻力,完全是欺骗台湾民意的花招。
   
    第三是严重危及两岸关系。“决议文”和“一边一国”一起,包含双层阴谋。一层是借用“台湾前途决议文”来掩饰“台独党纲”的险恶目的,淡化祖国大陆对“台独党纲”的关注。事实上,“台独党纲”也好,“台湾前途决议文”也好,一个是突破现状、通过“公投”实现“独立建国”,一个是“台湾已经是主权独立国家”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公投”,性质是一样的,这是一个新的陷井。一层是破坏了一个中国原则,恶化两岸关系。任何海峡两岸关系都是一个国家内部事务,正是因为两岸一国、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所以才有了用和平方式完成统一的决策。陈水扁把两岸定位为“一边一国”,与民进党方面历来声称的“两岸两国”,与“决议文”提出的“两个中国”,实质是“一中一台”,是分裂中国的犯罪、卖国行为。如此之下,实现和平统一、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石不复存在,将会给台湾同胞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
   
    “一边一国”的提出,为两岸中国人认清“台湾前途决议文”与“台独党纲”的同质性,为认清陈水扁的分裂本质提供了机会。李登辉的“两国论”没有成功,陈水扁的“一边一国”也不可能得逞,只能给两岸关系、给台湾同胞带来不应有的损失。至于他要走“民主之路、自由之路、人权之路、和平之路”,恐怕只能是“台独之路”,只能是一条死路。(刘红)
   
    华夏经纬网专稿 2002年8月6日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