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在两岸议题上的攻与防
华夏经纬网
  <%beginrecord%> <%endrecord%> 下星期一(5月20日)将是陈水扁就任台湾“总统”满两周年的日子,台湾媒体都关注他会发表哪些重要讲话?又如何评价自己两年的执政表现?
   
    好不容易,他的“政府”才从应否开放8英寸晶圆厂转移到大陆生产、“国家”安全局秘密资金丑闻等媒体议题的“围剿”中杀出重围,久旱不雨所造成的缺水问题,又像这几天台湾中部的梨山森林大火,以干柴烈火之势一发成为他的“燃眉”之急。
   
    当然,在各种选举中身经百战的陈水扁,是不会坐以待毙的。创造并操作政治议题,是他一向最擅长、也是最厉害的独门利器。既然内政乏善可“陈”,就设法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对外政策上。于是,他欣然接受路透社和美国《新闻周刊》的专访,也带领一批各大媒体的总编辑跑到厦门对面的大胆岛,以手势强调自己有诚意要敲开对岸的大门。
   
    这些话,主要说给台湾民众听,更要让美国人听到;至于北京方面是否听得懂,不重要。
   
    最新一期的《新闻周刊》报道一开始就写道:“如果说两年前在台湾‘总统’选举中击败国民党而在历史留名的陈水扁,谈话仍然像在竞选‘总统’,这是因为他确实如此。....他的朋友,甚至他的妻子都承认,除了政治,他没有别的嗜好。”
   
    这样的观察相当敏锐,形容也很贴切。该周刊指出,随着民进党取代国民党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以及中国大陆向台湾发出越来越多友善的讯息,陈水扁再也没有任何借口可以作为施政效果不佳的理由,他必须证明自己治理台湾的能力。但他选择以自己最熟悉的竞选手法去面对这项挑战。
   
    《联合早报》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