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2年任内的两岸关系
华夏经纬网
  <%beginrecord%> <%endrecord%> 公元两千年五月二十号,立场被视为倾向“台湾独立”的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在欢呼和惊讶声中当选台湾的“中华民国”“总统”。打破了国民党垄断的局面。大陆方面首先是称对陈采取听其言、观其行,台湾民众则是希望在所谓的“变天”之后,台湾的政局能够更加稳定,经济能够更加进步。
   
    陈水扁上台之后,大陆担心台湾会摆脱以往两岸关系模糊化的作法,走上明显台独路线。陈水扁回应的是采取模糊的喊话,但是场合不同,喊话也明显的不一样,例如在主持台湾的“三军”与政治作战学校毕业典礼时,陈水扁率领众人高呼“中华民国万岁”、“三民主义万岁”,但是,在台独色彩浓厚的世界台湾人大会上,陈水扁又喊出“台湾万岁”的口号。这使得大陆方面相当不满,认为陈水扁是采取迂回战术,避免明白表示在统独问题上的立场。
   
    至于在两岸政策上,从某些角度上讲,民进党当局开放的幅度,比国民党要来得大,但是在反对党、批评人士和大陆的眼里,陈水扁开放的“心不甘、情不愿”。例如民进党当局上台之后,开放了大陆记者到台湾采访,但是又出现大陆驻台记者被台湾情报治安单位跟踪的情形。民进党回避全面“三通”,但是正式开放了金门、马祖与厦门、福州之间的“小三通”,可是限制相当严格,而且并不一体适用全体台湾民众。
   
    民进党当局开放了“海外”大陆人士前往台湾旅游观光,但是却又出现行动受限制、早晚要点名的不愉快事件,使得开放至今,反应冷淡。民进党也开放了台湾高科技企业到大陆投资八寸晶圆(芯片)厂,但是又规定必需在台湾先建立技术等级更高的十二寸晶圆厂,才能“登陆投资”。而“戒急用忍”松绑到“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在台湾企业界人士眼里看来是换汤不换药,许多重量级的企业界人物已经出面批评,其中还不乏立场倾向于亲民进党的人物。至于两岸之间的来往,目前仍然是采取台湾媒体称的“名不正言不顺”方式,大陆方面的中级官员仍然前往台湾参加“研讨会”,台湾的民进党“立法委员”也用其它名义前往大陆试图建立联络渠道。在过去两年,本台中文部历次采访专家学者与台湾官员时,一致认为“两岸关系原地踏步是因为所谓的一中各表的共识已经不存在”。
   
    但是有一位学者在接受BBC中文部采访时表示,在他看来民进党还是继承了国民党时代的“恐共症”,此外也有批评人士认为陈水扁不在乎北京,他在乎的是2004年是否能够连任。不过也有学者认为,陈水扁能够上台执政,自然有其原因,也许他的路线的确反映多数台湾民意,如果真是如此,也许要多加深思的是国民党、亲民党这些反对党和大陆了。
   
    BBC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