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密码
  用户名  密码
安徽 | 重庆 | 贵州 | 海南 | 湖北 | 湖南 | 江苏 | 江西 | 天津 | 黑 龙 江 |
宁夏 | 青海 | 山东 | 山西 | 陕西 | 四川 | 新疆 | 浙江 | 辽宁 | 新疆兵团 |
网站导航
香港镜像
繁体简体
当前位置: > 专题 > 台海评论 > 中华文化与两岸关系论坛

陈映真印象


2001-07-05 09:51:55         华夏经纬网
六月台风过后的厦门绿茵如洗,在此召开的论坛会上来了海峡彼岸不少颇有影响的嘉宾。其中笔者最早闻名的要数作家陈映真了。陈映真的文学创作成就和人格的坚定,在两岸文学界和岛内民众中都是无可争议的。他自1959年(22岁)起在岛内各家文学刊物发表小说作品(后有散文、评论),曾因参加民主运动被囚禁七年而仍不间断他的创作,1978年“乡土文学论战”中被赞为“海峡两岸第一人”。在岛内风云变色的政治环境中他从来坚认作家良知不改,信仰理念不变。近年来在岛内大报副刊和文学刊物上不时仍看到他的文章,犹见其一贯执着的性情。可听说他近来身体欠佳,这次难得一起开会,很想和他好好谈谈。陈映真到会后,只见他听会、发言、主持都十分认真,穿插点评别人论文仔细到位。看得出来过度劳累和逆境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会上时而显得疲惫和不适;但和他晤谈,仍感觉得到陈映真的明睿、诚恳和通达。我说到曾研究现代乡土文学,认为台湾的乡土文学应纳入整个华文文学中来研究;陈映真立即认真地说,台湾文学没有产生什么大作品,成就还不够。我问他,现在岛内高喊“文学本土化”的声音很大,按理说从文学创作上应当有一些继承当年乡土文学创作的象样作品出现,到底有没有呢?陈映真说,就是没有啊,一部也没有,所以说他们现在说的和想的不是一回事,走的不是文学的正路;而我们这些人还在,我们的创作他们还推不倒,他们就硬要把当年的进步文学歪曲到他们的那一套上去,怎么讲得通呢!制造那些“台独”的文学理论,开始人们只是觉得它们太粗劣,不值得去理会;可是他们滋生蔓延得很快,到后来不少人也觉得好象也没什么太不对的了,实际上它们已经发展到非常荒谬的地步,比如说硬将阶级压迫就当成民族压迫,将国民党时期独裁统治硬说成是殖民主义统治,——我是坐过国民党监狱的,那和受殖民主义统治当亡国奴怎么是一回事呢?就是这样的从政治、文化上都无理可讲的“理论”,还能堂而皇之地作为“文学史”来出版,还一篇篇的写文章和我论辩,难道不是只能说明他们是别有用心、有外边帝国主义势力在支持么!陈映真的使命感有时让人会想起某一位大儒,可是我觉得即令台湾全然“道不行”,他也不会“浮槎于海”。他主办了近二十年的《人间》杂志被迫停刊近十年以后,他又奋力办起了《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坚持发表“统派”观点的论文和作品。会议间歇时有很多人来约陈映真喝茶、聊天,他多婉谢了。后来我知道他确实力不从心。他心脏供血不足,每天必须按时休息;可是他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邀请他参加的社会活动也着实太多了。谈到一些同行、同仁,他多以厚道的语气说,他(她)是很好的,大事上是不会错的,(如讲到黄春明,陈若曦),有的事情人们可能是对她有所误解了。讲到和自己并不接近的作家学者,如施淑,他也首肯地说,因为她对历史文化有较深的研究,所以她会懂得爱祖国的,不会跟着“台独”走的。会议即要结束,陈映真就主动提出要搬到外面较便宜的宾馆去,然后偕夫人再到漳州去看土楼和一些民俗景点。我从这一次接触中感受到,两岸中国文化人共有的良知是不会泯灭的。(国征 文)
 共1页  1 

 
发送给好友】【打印 】【 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网友:密码:
 
本站检索
文章排行
精彩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