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机事件发生后,中美关系中另一敏感点――美台军售问题――成为分析家瞩目的焦点。因为在接踵而来的4月份,一年一度的美台军售会议又会粉墨登场。4月23日,美国总统布什将告诉台湾当局今年对台军售的核准清单。撞机事件尚未完全解决,中美关系正面临敏感时刻,在军售问题上,美国与台湾又将上演一出“政治双簧”。
撞机事件与军售无关吗?
在解决撞机问题的谈判中,台湾采购神盾驱逐舰的要求是否会成为谈判筹码为人所关注。白宫发言人声称撞机不会影响军售,“总统最后的决定将根据他对台湾防卫需求的考虑,而那将是作出决定的标准。”白宫发言人的话音未落就被自己人戳露了马脚。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谈到这一问题时的口吻充满了威胁之意:“尽管我们尽力在将这两个问题分开,但我只能告诉中国人,对台军售问题将同(对此)做出决定时的整个政治环境相联系。如果国会认为中国政府正以一种不负责任、不讲道理的方式行事,这将使我们在向国会提交对台军售方案时面临不利的局面。”正因为美国政府尚未正式公布对台军售清单,所以美方完全可以修改决定,现在大可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对台军售不受撞机事件影响”无从考证。对于翻手为云覆手雨的美国政客来说,出尔反尔只是小菜一碟。
宙斯盾会不会驶向台湾?
在台湾对美国提交的军购清单上,人们最关注的是四艘配备有最先进神盾雷达系统的驱逐舰“宙斯盾”。宙斯盾舰的买卖可以追溯到两年前。1999年2月底,美国《纽约时报》披露消息说:美国防部官员表示,美国正在考虑向台湾出售四艘宙斯盾级驱逐舰,一旦成交,两艘将在密西西比州建造,另两艘在缅因州建造。中国政府随即对此做出强烈反应,1999年3月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国内外媒体表示:中国对台湾向美国购买“宙斯盾”级驱逐舰一事表示严重关切,并再次要求美国不要做不利于中美关系的事情。 今年3月中旬,钱其琛副总理为期一周的访美取得了成功。在钱其琛与鲍威尔会谈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鲍威尔说,美国将信守1982年与中国达成的协议,不向台湾出售违背协议的武器系统。该协议规定,美方不向台湾出售“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超过此前任何一年的武器系统”,言下之意是不会把宙斯盾卖给台湾。 撞机事件发生后,《纽约时报》一月内发表两篇社论,反对把宙斯盾卖给台湾。社论认为撞机不能促使美国售予台湾先进的“神盾舰”,否则将影响目前台湾海峡“政治与军事平稳的状态”,“造成不必要的挑衅”。求“舰”若渴的台湾眼看煮熟的鸭子要飞,自然不甘心。海军总部3月底发表声明,表示“宙斯盾军舰是台军多年来努力积极争取的建军目标,从未放弃”。
宙斯变基德:换汤不换药
外交、舆论压力之外,又有军事专家认为,向台湾出售装备有宙斯盾雷达系统的驱逐舰无助于加强台湾的防卫能力,反而会增加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美国政府基于“高度敏感的政治考虑”,作出了一个自欺欺人的决定:宙斯盾不卖了,改卖基德舰。 4月1日,美国国防部官员透露,即将向布什总统提交的对台军售建议书中将不包括装备有宙斯盾雷达系统的阿尔-伯克级驱逐舰,作为一种“权宜之计”,美国将向台湾出售已经退役的基德级驱逐舰。 明眼人很容易看出这是个换汤不换药的决定:难道卖基德舰就不纵容台独了吗?布什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其目的无非是既不想得罪国内的军火利益集团,也不至于影响在中国市场上投入巨大资本的跨国公司的买卖,同时也不耽误收受台湾院外集团的“红包”,而唯一可以避而不谈的,就是美国对台军售的实质是干涉中国内政和纵容“台独”。别说是舰艇,即使美国政府仅仅向台湾出售了一发子弹,这个实质也不能改变。军售是一把双刃剑。无庸讳言,美对台军售只能加剧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加深两岸中国人的不信任感,对地区和平与稳定带来不利。在这场以“台海和平”为幌子的赌局中,巨额采购直接影响台湾的民生民计,当前岛内经济急速恶化,与当局把大量急需的钱花在了“国防”开支上有直接关系。 从美国方面看,军火商们固然可以从中获得巨额的利润,但同时也将严重地损害美国自身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纽约时报》记者评价道:“就算一个中国人每星期多吃两个鸡蛋,那他们将需要整个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所有谷物。”可以说,只要中美关系正常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前景将不可估量。 太平洋舰队司令布莱尔将军曾说:“台湾的安全并不能建立在购买武器的数、质量上,最根本的办法是取决于两岸关系的转变。”而对于台湾当局来讲,花掉纳税人那么多的钱买回来的恐怕只是愈来愈紧张的两岸关系,相信这是海峡两岸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东方)摘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