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专题 > 台海评论 > 聚焦世纪之交的两岸关系
陈水扁执政金鸡独立 “台独”言论无人喝彩
2001-01-21 13:16:01
华夏经纬网
2000年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野党派、工商界制衡、挑战陈水扁大陆政策的力度不断增强,呈现“在野逼官”、“工商围政”格局。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在“反独、反扁”问题上正式结盟,强烈要求陈水扁当局回归“九二共识”和国统纲领,尽速召开国统会;在野三党并积极与我沟通交流,对陈水扁“以拖待独”的大陆政策形成强有力的制衡。为缓和两岸关系,稳定政权,又要避免“国统会”设定的一个中国框架,陈水扁上台之初组成了 “两岸跨党派小组”,妄图利用在野党为其大陆政策背书。但在野党拒绝参加,使“跨党派小组”无党可跨,没有起到架空“国统会”和“凝聚共识”的作用。对于小组所炮制的所谓“三个认知、四个建议”的共识,在野党派也是同声反对。在野党还屡屡对陈水扁回避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九二共识”的“台独”言行进行抨击和揭露,国民党主席连战公开直言,国民党是由全中国人组成的政党,坚决反“台独”,党的本土化不是“去中国化”;1992年两岸曾达成共识。亲民党和新党也批评陈水扁“大陆政策在方向上、心态上、操作上都已经出现偏差”。在野联盟成军后,进一步提出“六点共同声明”,要求陈水扁回归“九二共识”,尽早突破两岸僵局。自7月份以来,在野三党的重量级人士,先后组团访问大陆,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和“两国论”等方面取得一致意见,对陈水扁主导的大陆政策形成严峻挑战。陈水扁上台以来,岛内政局混乱、经济倒退,再加上即将加入WTO的压力,工商界要求陈水扁尽早开放“三通”、放弃“戒急用忍”政策的呼声日趋升高。12月,岛内工商界的领军人物、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邀集一些大企业家协商对策,公开抨击“民进党比不上国民党”,“没有宏观的大陆政策,让工商界吃老本”,“台湾三年后将百业萧条”。此后,台塑企业总经理王永在宴请包括“立法院长”在内的20多位“立委”,游说他们向陈施压。一年来,工商界的强烈反弹已取得初步成效,赴大陆的投资大幅增加,台当局也被迫有条件开放高科技企业等赴大陆投资。据台“行政院主计处”公布数字显示,2000年前11个月,经核准的台商赴大陆投资金额达2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2.7%。,岛内大财阀和工商团体的联合行动使陈水扁当局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