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专题 > 台海评论 > 聚焦世纪之交的两岸关系
2000年两岸关系基本走势
2001-01-21 13:16:01
华夏经纬网
2000年3月18日,具有“台独”背景的陈水扁在台湾选举中获胜,剧烈冲击原已脆弱不安的两岸关系。陈水扁回避、否定一个中国原则,导致2000年两岸关系比李登辉推出“两国论”后更加恶化、复杂;但两岸经贸、交流发展迅猛,岛内各界要求接受“九二共识”的呼声日益高涨,遏制“台独”的基础明显增强。李登辉主政时期虽极力谋求突破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框架,但表面上仍不得不打着“中华民国”和“国统会”的招牌,作为两岸关系的“缓冲阀”。今年新当选的陈水扁当局坚持“台独理念”,一个中国原则遭到空前挑战。在“我强台弱”与国际社会普遍不支持“台独”的政治现实下,陈水扁上台后虽暂时不敢公开宣布“台独”,与祖国大陆摊牌,但仍顽固坚持“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立场。吕秀莲等台当局的核心人物也与极端“台独”势力互相呼应,抛出所谓两岸是“远亲近邻”、“承认一中等于投降”、“两国论不说,不等于不存在”等“台独”分裂谬论。因应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的严峻形势和岛内选举变局,祖国大陆展示了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与强大实力。2月21日,国务院台办、新闻办联合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首次以政府文告的形式,提出若出现“三个如果”,“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与此同时,祖国大陆还表现出谋求在一个中国原则下,通过平等协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祖国大陆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两国论”、反对“台独”的斗争,极大地震慑了“台独”分裂势力,重创“两国论”,进一步扩大了一个中国原则在海内外的影响。重挫“两国论”。 “九二共识”在台湾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框架更加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