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中华文化365天
无闰月牛年将至 农历辛丑年仅354天
华夏经纬网   2021-01-21 09:41:33   
字号:

    无闰月牛年将至 农历辛丑年仅354天

  如今,腊月已至,这“年”的脚步也近了。天文专家表示,即将到来的农历辛丑年没有闰月,是一个平年,全年共有354天。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中国农历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来确定日期和月份,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确定一年的长度。由于12个农历月的天数不够二十四节气的年长,13个月又超过了,故而采用适时增加闰月的办法来调节。有闰月的年份称为农历闰年,包含13个农历月,一年有383天至385天,而没有闰月的年份则称为农历平年,包含12个农历月,一年有353天至355天。

  赵之珩指出,即将到来的农历辛丑年从2021年2月12日开始,到2022年1月31日结束,是一个平年,共354天。而行将结束的农历庚子年则是一个闰年,有个“闰四月”,全年共有384天。

  中国古代采用“干支纪年法”,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两个字搭配,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60年一循环。为了便于民间百姓记忆,古人还专门设计了12种动物(即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辛丑为干支之一,“丑”对应的十二生肖为“牛”。

  中国人对十二生肖情有独钟,是出生的一种证明。赵之珩提醒说,不管是平年还是闰年,属相都是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算起的,具体到即将到来的农历辛丑年,在2021年2月12日至2022年1月31日之间出生的小孩都属牛。公众千万不要将立春或是元旦作为生肖的开始。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张祝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大寒”邂逅“腊八” 宁夏妈妈“节气红包”成新时尚
·今日大寒 | 松竹不凋初心在,傲梅盛开迎春来
·腊月风和意已春!一起寻找腊八节里的文化年味
·腊八节的由来与朱元璋有关?它的习俗不只有喝粥
·腊八节,粥可温,疫可逐
·小书院|邀心上人赏月,咋说才能显得特有格调?
·看,这就是古人的皮带扣
·北京古观象台:追日问天五百年
·从民谚看小寒
·甘肃彩陶:了解史前先民生活的一扇窗
·打开热播历史剧里的趣知识
·节气冬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考古秦汉律令
·秦始皇当真叫嬴政吗?那赵政是谁?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