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史知识
立春丨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华夏经纬网   2021-02-03 11:18:28   
字号:

春芽萌动。新华网 石毅 摄

  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2日电(石毅)“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2月3日是农历“立春”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意味着二十四节气进入新一轮循环,是一年四季的开端。

  立春为四时之首,民间亦称之为“打春”。立春时节通常在冬至数九后的“六九”开始,所以就有了“春打六九头”的民谚。今天,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迎春”“打春”“咬春”等习俗,这些习俗带有典型的农耕特质,体现了古人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业丰收的祈盼。

  古人将立春分为三候,初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的前奏,尚未真正进入春天。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至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及门客编著的《淮南子·天文训》里已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体系,也是包含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是万物复苏的开始。此时节虽然寒意犹在,但“百草回芽”已不可阻挡。

  立春之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景象将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

 

责任编辑:王江莉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今日立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立春:暖烟轻逐晓风吹
·冲上热搜的“福”和“褔” 到底谁来拜大年
·辛丑年要来了,属相究竟从啥时候开始算?
·汉简里的腊八节
·无闰月牛年将至 农历辛丑年仅354天
·“大寒”邂逅“腊八” 宁夏妈妈“节气红包”成新时尚
·今日大寒 | 松竹不凋初心在,傲梅盛开迎春来
·腊月风和意已春!一起寻找腊八节里的文化年味
·腊八节的由来与朱元璋有关?它的习俗不只有喝粥
·腊八节,粥可温,疫可逐
·小书院|邀心上人赏月,咋说才能显得特有格调?
·看,这就是古人的皮带扣
·北京古观象台:追日问天五百年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