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史知识
汉简里的腊八节
华夏经纬网   2021-01-22 09:50:02   
字号:

  新华社兰州1月20日电(记者任延昕、何问)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也是我国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这一天,我国多地保留着喝腊八粥、吃腊八面等习俗。千年以前的古人怎么过腊八节?文物专家在汉代简牍上找到了答案。

  “不侵隧长石野,臈(通腊)钱八十,十二月壬戌妻君宁取,吞北隧长吕成……”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的16枚木简上,详细记载了东汉初年,甲渠候官在腊月给戍边将士们发放臈钱的情况。

  甘肃简牍博物馆整理研究部主任肖从礼介绍,自先秦起,人们会在年末举行腊祭,即用猎物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祈求来年五谷丰登、阖家平安。举行腊祭的日子被称为“腊日”,汉代腊祭的时间是在每年十二月的第三个戌日,后世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

  根据汉简记载,祭祀活动结束后,官府会给老百姓和官员分发臈钱和臈肉。在已出土的一份账本上记载,“见(现)吏、施刑,臈用肉致斤”,意为在职官吏,以及登记在册的刑犯均可领取臈肉。

  当时,在远离中原的河西边塞,上至边塞军事长官候、候长,下至最基层的烽长、普通戍卒,甚至包括徙边罪犯,大家都有一份臈钱和臈肉可以领用。

  “要知道在讲究尊卑等级的汉代,老百姓一年到头几乎无肉可食。”肖从礼说,在古时候,腊八节是个祈福和感恩的节日。

  如今,腊八节的习俗随着时代不断变化。时至岁末,年味渐浓,人们用“腊八蒜”“腊八面”“腊八豆腐”等特色食俗迎接万象更新的一年。

  简牍是在纸张面世以前,人们用来书写的载体,其内容涵盖古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甘肃是简牍大省,共有8万多枚简牍出土,其中又以汉简为最,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的80%以上。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无闰月牛年将至 农历辛丑年仅354天
·“大寒”邂逅“腊八” 宁夏妈妈“节气红包”成新时尚
·今日大寒 | 松竹不凋初心在,傲梅盛开迎春来
·腊月风和意已春!一起寻找腊八节里的文化年味
·腊八节的由来与朱元璋有关?它的习俗不只有喝粥
·腊八节,粥可温,疫可逐
·小书院|邀心上人赏月,咋说才能显得特有格调?
·看,这就是古人的皮带扣
·北京古观象台:追日问天五百年
·从民谚看小寒
·甘肃彩陶:了解史前先民生活的一扇窗
·打开热播历史剧里的趣知识
·节气冬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考古秦汉律令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