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240余件内蒙古文物精品亮相国博诠释“长城内外皆故乡”
华夏经纬网   2021-09-29 08:44:11   
字号:

240余件内蒙古文物精品亮相国博诠释“长城内外皆故乡”

    展览现场 余冠辰 摄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2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240多件(套)精品文物,以“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长城的修建与民族交融”“长城沿线多元文化的交融”三个部分,系统揭示内蒙古地区几千年来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融合和升华的历史脉络。

  展品中既有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乌兰察布博物馆的馆藏,如“许季姜”青铜簋、“上郡守寿”铜戈、“晋鲜卑归义侯”金印、殡葬农作图,以及陈国公主墓、元上都遗址出土的精品文物,还有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与之相关的文物精品如《九边图》屏,以及内蒙古赤峰市大营子村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相关器物。

展览现场 余冠辰 摄

展览现场 余冠辰 摄

  西周时期的“许季姜”青铜簋在器底有铭文3行16字:许季姜作尊簋其万年子子孙永宝用。其中,许为国名,姜为姓。许国,春秋二十国之一,基本活动区域在许州即今河南省许昌境内。该器反映了东胡民族与中原诸侯国之间的交流。

  “晋鲜卑归义侯”金印由纯金制成,是西晋王朝赐给鲜卑乌桓族首领的印信。西晋王朝国力不足,对众多游牧民族采用分封的怀柔政策。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出土的窖藏金银器中,先后发现“晋鲜卑归义侯”和“晋鲜卑率善中郎将”等金印。印中的“归义”“率善”等字样都反映了这一史实。

展览现场 余冠辰 摄

展览现场 余冠辰 摄

  明朝为防御为蒙古的南下,明王朝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逐步在北部边疆设置了九个军事重镇,这就是九边防御体制。九边屯戍连绵,城堡遍布,是明朝抵御蒙古入侵的屏障,但在和平时期,又是明蒙之间进行政治、经济交往的地带。《九边图》屏正是反映了这一体制。

  该屏的正面为绢本,粘贴于12块木板之上,画面整体采用写实的青绿重彩山水的画法绘简略地图。东起辽东半岛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其间边陲要地称“镇”者共九个,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榆林镇、宁夏镇、甘肃镇、太原镇、固原镇,故名《九边图》。

展览现场 余冠辰 摄

展览现场 余冠辰 摄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正北方,东西横跨近30个经度。横贯东西的长城,见证着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形成了著名的“长城地带”。长城地带处于气候过渡带,是游牧和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地带,也是一条特殊的文化地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览现场 余冠辰 摄

展览现场 余冠辰 摄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28日。(完)

 

责任编辑:张祝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颐和园博物馆成立 首展展出近三百件福寿文化文物
·18部(篇)作品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永不消逝的电波》16万帧画面上色重细节
·2021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开幕 现场带来三份“大礼”
·梁思成、林徽因珍贵手稿首次走出清华在武汉展出
·首部4K超高清彩色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将公映
·产学研专家建言中华文化传播:将传统文化“活的灵魂”融入现代生活
·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蓉开展 5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亮相
·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再亮相贵州镇远古城
·广州博物馆藏清代外销纹章瓷展在沈阳故宫展出
·十一长假期间中国美术馆连开四大新展 等你打卡
·首部!4K超高清彩色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国庆档公映
·北影节论坛聚焦主流电影 黄建新:需要贴近观众
·只选取一场战事,《功勋》如何刻画李延年?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