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出版座谈会召开
华夏经纬网   2021-09-27 14:27:16   
字号: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 (刘微)9月25日,“人文社与鲁迅作品出版暨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座谈会”举行。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坚、中国出版集团原副总裁潘凯雄、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以及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陈漱渝、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赵京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高远东、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运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洁宇、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春勇等鲁迅研究界的专家,还有参加过1981年版《鲁迅全集》、2005年版《鲁迅全集》编辑出版工作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领导和资深编辑李文兵、何启治、罗君策、王海波、郭娟等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各位鲁迅研究专家和编辑热烈而深情地回顾了鲁迅作品出版史,梳理人民文学出版社与鲁迅作品出版之间的血脉联系,探讨鲁迅的精神价值与学术影响。

  人文社社长第一任社长冯雪峰,是鲁迅先生的亲密战友,始终与鲁迅先生站在一起,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整理鲁迅作品出版最重要的人,为传播鲁迅作品和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为了更好地整理鲁迅著作,当时的出版总署决定在上海建立鲁迅著作编刊社,专事校订出版鲁迅著作,并聘请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战友冯雪峰担任总编辑。1951年,冯雪峰又受命组建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首任社长兼总编辑,鲁迅著作编刊社于是迁移到北京,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成为鲁迅著作编辑室。

  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自建社伊始人文社就致力于鲁迅作品的编辑出版工作。1951年秋,鲁迅的《呐喊》、《彷徨》等20余种单行本相继问世,接着又出版了《鲁迅小说集》、《鲁迅选集》两卷本,以及许广平、冯雪峰、许寿裳等多人回忆鲁迅的专著10多种。1958年底,推出多种装帧的10卷注释本《鲁迅全集》,之后又编印了十卷本《鲁迅译文集》,这是继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之后,全面系统整理出版鲁迅著作的第一个注释本,成为新中国出版史上的盛举。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70周年。70年来,无数的人文人为鲁迅作品的注释、编辑、出版工作殚精竭虑,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着。从积极参与1938年版《鲁迅全集》编辑、校对工作的王任叔先生,到主持鲁迅著作编刊社、起草《鲁迅著作编校和注释的工作方针和计划方案》、调集王士菁、孙用、杨霁云、林辰等鲁迅研究专家,主持与领导完成1958年版《鲁迅全集》出版的冯雪峰先生,以及后来的几代人文人,都是一代又一代接着前辈的接力棒全身心投入鲁迅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传播鲁迅精神之火。自1950年10月19日起,鲁迅著作的编辑出版尤其是《鲁迅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始终是一项国家工程。人文社作为这一国家工程的承担者,先后出版了1958年版、1981年版、2005年版三个版本的《鲁迅全集》,出版了《鲁迅译文集》《鲁迅辑录古籍丛编》《鲁迅科学论著集》《鲁迅大辞典》《鲁迅手稿丛编》等,这些图书既获得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等奖项,也赢得了业界以及广大读者的肯定与认可。

  同时,人民文学出版社还举行“人文社鲁迅作品版本展”,作为镇社之宝的《鲁迅全集》的各大经典版本、《鲁迅译文集》《鲁迅手稿丛编》《鲁迅辑录古籍丛编》《鲁迅科学论著集》等珍稀版本将纷纷亮相。

  在鲁迅诞辰140周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了三场“朝内166文学讲座”,分别邀请鲁迅研究专家温儒敏、高远东、黄乔生为广大读者讲解鲁迅其人其文,为读者打开一扇阅读鲁迅、了解鲁迅的大门。邀请全国各地的鲁迅研究专家、作家等录制纪念视频,全方位纪念这位永远的大先生。此外,人文社推出了“中国现代名家名作插图本”丛书之《呐喊刘岘插图本》、《彷徨丰子恺插图本》、《野草刘岘插图本》《阿Q正传丰子恺插图本》《鲁迅批判》(增订本)以及“鲁迅作品单行本29种”等图书,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未来人文社还将启动《鲁迅全集》的修订工作,以及新版《鲁迅译文集》的编辑工作。

 

责任编辑:王江莉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全国文物援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本届北影节电影市场签约总额再创新高
·2021北京国际电影节音乐会落户宋庄 节目单公布
·《蒙面舞王》第三赛段淘汰赛开启
·回望紫禁城600年 从“变局”中读懂中国
·2021北京798艺术节开幕
·288种优秀书籍设计作品亮相首图
·央视融媒体产业投资基金在沪成立
·敦煌文博会中的“Z世代”:解锁古老文化的“青春密码”
·《大学》拍出了我们心中的大学
·《在希望的田野上》网络热播 乡村振兴题材剧正成热点
·大师集中展示玉雕精品 艺术家探索“空间”的精神拓展
·单霁翔:要讲好北京中轴线故事
·北京现今使用地名大多起源于明清时期 用地名留住古城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