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中国成功从美国追索无量寿佛造像等12件文物艺术品
华夏经纬网   2021-09-27 08:53:01   
字号:

中国成功从美国追索无量寿佛造像等12件文物艺术品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左)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多吉次珠(右)交接文物划拨清册 李贺 摄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应妮)全国文物援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6日在京召开。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多吉次珠交接文物划拨清册,将从美国成功追索回国的12件文物艺术品整体划拨西藏博物馆。

从美国追索回国的文物艺术品 国家文物局供图,摄影罗征

从美国追索回国的文物艺术品 国家文物局供图,摄影罗征

  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获悉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查获一批疑似中国文物艺术品,立即组织鉴定研究,初步判断为中国禁止出境文物。经核查,中国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未收到过该批文物的出境申请,未曾颁发文物出境许可证,确定为非法流失文物。4月15日,国家文物局签发照会,向美方提出追索要求。4月29日,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将照会提交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美方表示同意返还。6月8日,根据国家文物局授权,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完成该批文物艺术品交接工作。7月16日,12件文物艺术品安全运抵北京。

明末清初黄铜同侍从无量寿佛造像,暂定三级文物 国家文物局供图,摄影罗征

明末清初黄铜同侍从无量寿佛造像,暂定三级文物 国家文物局供图,摄影罗征

16世纪红铜鎏金宝生佛,暂定三级文物 国家文物局供图,摄影罗征

16世纪红铜鎏金宝生佛,暂定三级文物 国家文物局供图,摄影罗征

  国家文物局组织进行实物鉴定研究,专家认为该批文物艺术品年代跨度主要为明清至民国时期,珍贵文物6件,一般文物2件,艺术品4件,总体上为中国西南地区典型器物,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其中,5件金铜佛造像和1件铜鎏金水晶嵌宝石供养塔制作工艺精良,专家建议暂定为三级文物。特别是1尊明末清初的黄铜同侍从无量寿佛造像,呈现出显著汉藏融合风格,其六面形台座多见于汉藏风格唐卡与壁画,在铜造像中较为罕见。

民国铜鎏金水晶嵌宝石供养塔,暂定三级文物 国家文物局供图,摄影罗征

民国铜鎏金水晶嵌宝石供养塔,暂定三级文物 国家文物局供图,摄影罗征

  西藏博物馆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其新馆将于近期开放。为支持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国家文物局决定将该批12件文物艺术品整体划拨西藏博物馆,在其新馆开馆展览中集中展示,更好发挥回归文物的独特作用。

16世纪红铜鎏金无量寿佛,暂定三级文物 国家文物局供图,摄影罗征

16世纪红铜鎏金无量寿佛,暂定三级文物 国家文物局供图,摄影罗征

  中美两国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0年公约”)缔约国。2009年,两国签署《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并于2014年和2019年两次续签。根据该备忘录,美方先后于2011年3月、2015年12月、2019年2月向中方返还多批次文物,此次是中美双方在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又一次成功合作。(完)

从美国追索回国的文物艺术品 国家文物局供图,摄影罗征

从美国追索回国的文物艺术品 国家文物局供图,摄影罗征

 

责任编辑:王江莉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在文博会,看文旅融合如何“圈粉”
·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 涉藏金石文献展开幕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104个画面、180米书画长卷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多名专家学者齐聚河北故城 首届全国儒学史研讨会举办
·北京漫画学会成立 用创意漫画“讲好中国故事”
·山西民间艺人重拾传统技艺 创意花馍话丰年
·艺考非“易考”,艺考新规带来哪些变化?
·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将举行 致力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
·26省区市文旅产品聚义乌 考古盲盒等“网红”亮相
·2021年“粤菜师傅”技能竞赛在穗举办
·京津冀台四地中学“云端”探讨中学生音乐素养培养
·国家文物局从美国追索的12件文物艺术品已划拨到西藏博物馆
·“十三五”以来21.68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投入西藏文物保护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