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2020年5.4亿人次“打卡”博物馆
华夏经纬网   2021-05-19 13:31:18   
字号: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记者施雨岑)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博物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广泛影响的情况下,2020年度我国博物馆推出陈列展览2.9万余个、教育活动22.5万余场,接待观众5.4亿人次,网络观众数以亿计。

  18日,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首都博物馆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我国博物馆体系布局不断优化,“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1224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这一主题不仅聚焦于博物馆在理念机制、运营发展、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思考,也关乎后疫情时代,博物馆如何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挑战下,寻找新定位,探索新模式,作出新贡献。”李群说。

  开幕式上,2021年度“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和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获奖名单揭晓,“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幕。全国各地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开展数千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责任编辑:张祝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南京高淳西舍“红色堡垒”提档升级受好评
·民营博物馆面面观:分享、困境与希望
·蔡志忠美术馆落户山西 69年所创317本画稿全部入藏
·中国私人博物馆添色城市文化
·曹县,是如何成为“宇宙中心”的?
·全国文联“文艺两新”工作座谈会在浙江举行 谋划工作新局面
·2021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揭晓 这三家上榜
·让文物“活”起来 青年学子穿三星堆主题衣服玩快闪
·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博物馆?
·围观“万年永宝”展览:科技如何助力文保事业?
·国际和平艺术中心在南京揭牌 将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中国首家专业性无线电博物馆开馆
·《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微纪录片”揭开国宝“前世今生”
·中国博物馆总量跃居全球前五位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