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 2020年底中国共有5788家博物馆
华夏经纬网   2021-05-19 09:29:16   
字号:

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2020年底中国共有5788家博物馆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右)与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左)共为“万年永宝”展览开幕 蒋启明 摄

  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应妮)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与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共同为“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揭幕。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与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杨斌签署《国家文物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北京“博物馆之城”战略合作协议》。

关强(前排左)与杨斌(前排右)签署《国家文物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北京“博物馆之城”战略合作协议》 蒋启明 摄

  关强(前排左)与杨斌(前排右)签署《国家文物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北京“博物馆之城”战略合作协议》 蒋启明 摄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致辞中指出,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博物馆顶层设计日臻完善,藏品保护、展示利用、教育服务及机构管理等博物馆改革全面铺开。中央文改领导小组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近期将正式公布。二是博物馆体系布局不断优化,“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1224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三是博物馆社会功能显著提升,在全球博物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广泛影响的背景下,2020年度我国博物馆推出陈列展览2.9万余个、教育活动22.5万余场,接待观众5.4亿人次,网络观众数以亿计。

“万年永宝”展览现场 蒋启明 摄

“万年永宝”展览现场 蒋启明 摄

  他表示,面向新时代,全国博物馆要担当历史使命,充分发挥收藏、研究、教育、展示、传播功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博物馆体制机制,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建立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体系;要担当新发展使命,积极服务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提升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

“万年永宝”展览现场 蒋启明 摄

“万年永宝”展览现场 蒋启明 摄

  国际博协(ICOM)主席阿尔贝托·加兰迪尼为中国主会场活动发来视频祝贺。他对国际博物馆协会与中国博物馆界长期且成功的合作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呼吁全球博物馆携起手来,共同搭建各国人民和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推动文化多样性发展。

  开幕式上,公布了2021年度“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和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获奖名单。18日下午,将在首都博物馆举办博物馆日主题论坛,共同探讨新时代博物馆发展之路。18日晚,首都博物馆将为公众打造一场融合展览、话剧、京剧、舞蹈元素的“博物馆之夜”活动。北京地区各类博物馆将举办一系列特色鲜明的陈列展览、学术研讨、教育传播、公众体验和文化遗产推介活动,让文物活在当下,服务时代。

“万年永宝”展览现场 蒋启明 摄

“万年永宝”展览现场 蒋启明 摄

  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The Future of Museums: Recover and Reimagine)。面向未来,博物馆如何应对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重挑战,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需要开启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

  全国各地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开展数千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完)

 

责任编辑:张祝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试开放
·逾200件桃源木雕精品带你管窥湖湘民俗文化
·102座博物馆:河南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芳容初显
·首届“文新论坛”举行 聚焦文化产业发展
·追迹芮国踪影:230余件文物串联西周“往事”
·博物馆数字化,要重视公众体验
·“汉典重光”首批实现海外20万页中文古籍“数字化回归”
·第11个5·19中国旅游日 追溯元代旅行家汪大渊足迹
·网端再造“新敦煌” 千年古迹拥抱数字化
·浙江嘉兴:学生用时装作品向青春致敬
·中国·绍兴(上虞)第五届孝文化节将启 传世中华孝德
·非洲蝶翅画名家作品上线宁波 以蝶冀望多元文明互鉴
·专访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港式角度重新演绎紫禁城
·红山文化首次完整“走进”中原 揭秘史前祭祀文明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