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理想照耀中国》探索献礼剧的多种创新方式
华夏经纬网   2021-05-18 12:56:27   
字号:

  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目前正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热播,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策划组织创作的主题重点作品,该剧以40集的长度讲述了40个和理想有关的故事。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视听语言,让这部剧成为了献礼剧中独特的风景线。

  知名编剧梁振华是这次《理想照耀中国》的总编剧,回想起一年前接到这个项目的契机,他还感慨那天正好是自己的生日,“能接到这个项目也感到十分幸运”。梁振华此前就有过《澳门人家》《在一起之生命的拐点》《伟大的历程》等多部主旋律电视剧的操刀经验,同时也监制和编剧过《怪你过分美丽》《热血同行》等商业剧集项目。《理想照耀中国》剧组正是看中了他这种“双重经历”,“希望在命题作文里做出一些新的东西来”。

  《理想照耀中国》采用40个短剧的方式构成一部完整的剧集,故事的年代分为“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复兴时期”四个阶段,围绕着百年以来不同的“理想”展开叙事。这种特殊的形式,一开始就决定了该剧并不能采用常规的操盘形式,而作为总编剧,梁振华坦言,其实剧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值得展开十余集的内容,但要浓缩进25分钟里,其实难度远远大过一部完整的40集电视剧。

  《理想照耀中国》的故事题材提前经过广泛的公众征集,交到梁振华手上时已经经过筛选,大概有四十余个人物故事,“让我感兴趣的是,这次的故事并不是那种大家已经熟知的英雄人物,反而是历史进程中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普通人,他们中有士兵、学生、摄影工作者,也有快递小哥。这部剧用非常贴近老百姓的视角去讲故事。”

  在他看来,恰恰是这样的人物能给创作者更多“腾挪的空间”,“理想信念固然重要,但在我看来,理想精神和典型人物的民生性、日常性和亲切性更容易吸引观众的共情。”主创团队选择把视角下沉,同时采用非常规的表达方式。“这一次我们是随物赋形,具体的故事和人物适合什么样的表达手法,我们就选择哪一种表现方式。这相当于每一集都是一次创新,创作的自由度极大。”

  有专业评论者评价,《理想照耀中国》是主旋律电视剧“绝无仅有的一次创新行动”。梁振华也感慨,虽然不能保证“后无来者”,但“前无古人是一定的”。在这次的剧集里,“40个分集,就是40次创新可能,现实主义、意识流、经典强情节、散文化、一镜到底,我们全部都尝试了。”在开篇《真理的味道》一集中,来自《共产党宣言》原文中译者陈望道的故事就让不少观众感到惊讶,因为单论故事情节,似乎并没有什么激烈的冲突,但那些高度象征手法的使用,极其凝练和诗化的镜头变化,都让这一集有了电影般的精致感。

  “25分钟的正片长度,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常规电视剧那样叙事,也不会像室内情景剧。”梁振华认为,以《真理的味道》为例,这一集主创选择的表达就有一定的观看门槛,剧中采用火车车厢的一组镜头来暗示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配着《共产党宣言》的论断,让主题逐渐鲜明。不少观众也从剧中江流和娟子的身上看到了鲁迅笔下很多人物的化身,有人就认为江流既是闰土、孔乙己,也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而娟子则像极了大家熟悉的祥林嫂。

  在献礼剧的序列中,梁振华坦言《理想照耀中国》是特殊的存在。对于部分观众指出,该剧因为时长导致人物不够完整的问题,梁振华也认为,这也许就是创新带来的必然结果。“剧集的主创们把热情、感触和对时代的认识投入其中,把一百年来活生生的值得尊敬的人摆在观众面前,它是一只轻骑兵,是用创新的体例和形式,独特的美学形态来呈现一段由人组成的历史。以前中国的故事都是家长里短,我们觉得可能也太实了。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和观众一起探讨中国剧集的诗化表达。”他说。(记者 李夏至)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王江莉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28岁的你》解读先辈28岁的时代选择
·香山革命纪念馆获赠珍贵图书史料
·2020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揭晓
·古书画修复:学院制教育是大势所趋
·小书院 | 旅游选哪不后悔?这些博物馆最“心水”
·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 北京地区博物馆推百余项展览
·故宫主题邮票特展今起在斋宫展出 故宫文物让邮票“活了”
·《觉醒时代》展开历史画卷 “心有所信”唤醒集体回忆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徽发布 如同一幅传统中国画
·文博青年专家共聚谈使命和担当
·海外华媒探访广元昭化古城 追忆三国历史
·青海展映百部优秀影片
·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启播
·重申战争审判的遗产和意义 “纪念东京审判开庭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