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故宫主题邮票特展今起在斋宫展出 故宫文物让邮票“活了”
华夏经纬网   2021-05-18 09:20:18   
字号:

  “故宫主题邮票特展”今起在斋宫展出

  25件故宫文物 让邮票“活了”


  邮票虽只有方寸大小,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特色,是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家名片”。5月18日,“国家名片 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将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展厅对公众开放。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与中国邮政联合举办文化主题展览。

  亮点

  主题邮票首次与文物同框

  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在于“邮票与文物同框,历史与时代相映”,首次将新中国发行的故宫主题邮票和相应的故宫文物合璧呈现,在展现故宫文化和邮票文化的同时,通过科技赋能加强互动,见微知著,让广大参观者体验到“文物活了起来,邮票活了起来”的观展感受,以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展览现场,共展出邮票56套1732枚(含故宫主题邮票52套1590枚),邮票手稿等珍贵展品54件,联合发行首日封13件;配合邮票展出的25件故宫文物,涵盖书画、玉器、珐琅器、青铜器、瓷器、家具等多个门类,与同主题的邮票对比展出,交相辉映。

  内容

  涉及祖国河山、紫禁城建筑等

  展览内容分为“江山多娇”“美轮美奂”“大有既藏”“邮传万里”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江山多娇”选取富有象征意义的壮美山河主题邮票《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对应故宫博物院收藏文物《四景山水图》《五岳图》《千里江山图》的影像展现祖国的生机勃勃、生生不息。

  第二单元“美轮美奂”展现紫禁城主体建筑群,辅以邮票设计原稿、雕刻稿、古建影像,再现紫禁城建筑魅力。

  第三单元“大有既藏”通过文物和邮票的对照,特别是最新发行的《五牛图》邮票,体现从文物到邮票设计、雕刻、印制等全过程,表现邮票印制的科技水平。

  第四单元“邮传万里”以中外联合发行邮票中的故宫题材为主线,展现故宫文物和中国邮票在党和国家外交、文化交流等活动中发挥的文化传播作用,体现中华文明在兼容并蓄中历久弥新。

  本次展览还开发了相关集邮品、文创产品等。展览现场不设置销售,感兴趣的公众可通过关注中国集邮订阅号、中国集邮总公司京东旗舰店及“故宫主题邮局”线上商城购买您喜爱的产品,了解更多展览信息和特色文创产品。

  内存

  故宫主题备受邮票设计师钟爱

  走过近百个春秋的故宫博物院,不仅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构宫殿建筑群,还珍藏有186万余件代表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精美文物。因此,体现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故宫古建筑和文物,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邮票上,发挥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邮票与故宫的渊源深厚。1953年,体现我国古代工匠高超技艺和卓越才能的故宫角楼第一次出现在邮票上。1982年,明清扇面画成为第一次出现在邮票上的故宫文物。此后,越来越多的故宫古建和馆藏文物成为邮票设计师钟爱的设计主题。1998年,故宫太和殿与法国卢浮宫一起登上中国和法国联合发行的特种邮票,开启了故宫博物院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传播中国文化的新篇章。2003年,故宫邮局在紫禁城里正式开业。故宫博物院和中国邮政一直保持着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共同为提升国家形象助力。

  文/本报记者 王岩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江莉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觉醒时代》展开历史画卷 “心有所信”唤醒集体回忆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徽发布 如同一幅传统中国画
·文博青年专家共聚谈使命和担当
·海外华媒探访广元昭化古城 追忆三国历史
·青海展映百部优秀影片
·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启播
·重申战争审判的遗产和意义 “纪念东京审判开庭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山西传媒学院接连引入重磅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提前点映 受年轻人热捧
·长株潭区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40家三市博物馆加入
·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在河之洲》杀青
·当代陶瓷艺术品创新“零距离”展出 呼唤关注平常之美
·首届全国工业原创公益歌曲大赛启动
·“京英年代·最美北展”摄影大赛揭晓 这些作品获奖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