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海外华媒探访广元昭化古城 追忆三国历史
华夏经纬网   2021-05-18 09:04:36   
字号:

海外华媒探访广元昭化古城追忆三国历史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昭化古城。 王磊 摄

  中新网广元5月17日电(单鹏 起钰婷)“昭化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在这里感受到古朴、温馨与人情,我会向海外华人介绍、推广美丽的昭化,让他们回来看看国内的大好河山。”17日,《国际日报》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执行社长张春梅在游览广元昭化古城时表示。

  昭化,古称葭萌,史称“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昭化古城坐落于此,距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和2244年连续建县史,是中国最早推行郡县制管理的县治地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较好的一座古代县城城邑和保存最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昭化古城。 王磊 摄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昭化古城。 王磊 摄

  如今,厚重的历史文化助昭化成为剑门蜀道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昭化区围绕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形成多元化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昭化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334.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2.9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2021年一季度累计接待游客197.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83亿元。

  在昭化旅游版图中,昭化古城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古驿道、古关隘、古城墙、古庙宇、古墓祠、古井、古桥、古树……在昭化古城,这些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迹得到完整保留,踏上古城里的石板路,一种时空交错感扑面而来。历史上,昭化古城以城为关,北枕秦陇,西凭剑阁,南通阆巴,金牛古道穿城而过,是古时北上长安、南下成都的必经之地,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昭化古城。 王磊 摄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昭化古城。 王磊 摄

  作为军事重地和交通要塞,历史上昭化发生过多场重要战争,尤其在三国时期,张飞挑灯战马超,马超降归刘备,黄忠、严颜勇退曹兵,姜维兵困牛头山等皆发生于此,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时期,很多人对三国历史耳熟能详。这次到昭化,能身临其境地回忆三国历史,这种感觉很有冲击力。”迪拜新闻网副总编辑杨志红表示。

  据介绍,昭化目前正在争创四川“天府旅游名县”,昭化区位交通优越,位于成都、西安、兰州、重庆四市几何空间中心;人文历史厚重,其剑门蜀道遗址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旅游资源丰富,除昭化古城,还有四川考古发现的最大先秦遗址西周古城遗址、嘉陵江水洄澜等可开发人文自然旅游资源4770处;自然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57%以上,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60天以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条件突出,当地紫云猕猴桃、昭化韭黄、王家贡米等“昭化造”农特产品享誉国内外。(完)

 

责任编辑:王江莉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青海展映百部优秀影片
·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启播
·重申战争审判的遗产和意义 “纪念东京审判开庭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山西传媒学院接连引入重磅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提前点映 受年轻人热捧
·长株潭区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40家三市博物馆加入
·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在河之洲》杀青
·当代陶瓷艺术品创新“零距离”展出 呼唤关注平常之美
·首届全国工业原创公益歌曲大赛启动
·“京英年代·最美北展”摄影大赛揭晓 这些作品获奖
·女性悬疑话题剧《江照黎明》开机 马思纯搭档白客
·《闪闪发光的你》引热议 任嘉伦谈理财观转变
·以“非遗”为媒 南京西宁携手促进“合源和美”
·电视剧《中流击水》央视热播 全景再现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历程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