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提前点映 受年轻人热捧
华夏经纬网   2021-05-18 08:53:55   
字号: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提前点映受年轻人热捧

曾小敏在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中的造型 珠江电影集团 供图

  中新网广州5月17日电 (记者 程景伟)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15日至17日先后在深圳、东莞、佛山以及广州地区提前与观众见面,大批粤剧及戏曲爱好者、电影发烧友参加,当中不少人是年轻人。主演曾小敏、文汝清、朱红星等粤剧名伶亮相见面会,分享戏里戏外的创作点滴。

  该影片对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进行了全新演绎,将气势恢宏的特效与细腻的戏曲表达相结合,展现了传统艺术与电影语言的跨界融合。影片将于2021年5月20日在国内各大影院全面公映。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宣传海报 珠江电影集团 供图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宣传海报 珠江电影集团 供图

  影片由珠江电影集团、广东粤剧院、佛山文化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张险峰执导,莫非担任编剧。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中国文华表演奖获得者曾小敏,国家一级演员文汝清领衔主演,朱红星、王燕飞联合主演。

  连日来,主演名伶们倾情分享影片创作中的重点难点、趣事和心得,其中提到:粤剧演员从戏曲走进电影,将粤剧中的“唱、念、做、打”技艺融入电影语言,是粤剧戏曲电影创作中的一大难题。

  据介绍,《白蛇传·情》在画面上融入了宋代美学上所追求的简约、留白及气韵,保留了传统戏曲精髓,也注入了东方美学意境。影片呈现的每分每秒,背后都有关于戏曲艺术与电影艺术之间分寸的考量。

《白蛇传·情》主创人员分享心得 珠江电影集团 供图

《白蛇传·情》主创人员分享心得 珠江电影集团 供图

  比如说,在戏曲舞台上,表现巨浪滔天是多位演员挥水袖,以写意的方式来表达,但电影呈现不能这么做,它需要借助电影特效,将巨浪滔天的震撼场景再现,这才符合观众预期。拍摄《白蛇传·情》时,主演曾小敏便在导演指导下,将粤剧表演中的水袖在影片中进行了调整,并与电影特效相结合,从而达到了特别的艺术效果。

  记者了解到,该影片特效部分由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深圳三地特效团队共同完成,呈现了戏剧舞台抽象化的“盗仙草”“水漫金山”等经典桥段,其中“水漫金山”的特效镜头展现巨浪滔天的宏大画面,呈现长达6分钟。

主创人员与戏迷影迷见面合影 珠江电影集团 供图

主创人员与戏迷影迷见面合影 珠江电影集团 供图

  据悉,此次影片提前点映后引发热议,不少年轻观众留言:“这哪里是戏曲电影,简直就是一部大片!”“喜欢这个声、这个调,虽然是第一次认识粤剧,但我已经被迷住了!”

  与过去大多数采用实景拍摄的戏曲电影不同,《白蛇传·情》开启了戏曲电影的大片时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很具价值的尝试,既根植于粤剧传统基因,又致力于与当代大众审美对接,期待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关注粤剧、关注传统艺术。(完)

 

责任编辑:王江莉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长株潭区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40家三市博物馆加入
·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在河之洲》杀青
·当代陶瓷艺术品创新“零距离”展出 呼唤关注平常之美
·首届全国工业原创公益歌曲大赛启动
·“京英年代·最美北展”摄影大赛揭晓 这些作品获奖
·女性悬疑话题剧《江照黎明》开机 马思纯搭档白客
·《闪闪发光的你》引热议 任嘉伦谈理财观转变
·以“非遗”为媒 南京西宁携手促进“合源和美”
·电视剧《中流击水》央视热播 全景再现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历程
·《理想照耀中国》“盲盒式排播”引热议,邓伦“劈山凿崖”令人期待
·全国30多位文学名家走进广东信宜采风创作
·千年“古纸”今非昔比
·“故宫主题邮票特展”让文物与邮票同框辉映
·千年古镇历史新风貌 生生不息里弄文化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