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岁月在这儿》观影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华夏经纬网   2021-05-17 15:41:31   
字号:

  《岁月在这儿》专场观影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5月14日,新京报社与美团党委联合举办纪录电影《岁月在这儿》专场观影活动,现场观看的近200人被影片中一幕幕鲜活的历史场景感动,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岁月在这儿》是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等联合出品,新京报社等联合制作的珍贵影像纪录电影。新京报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朱娜表示,此前组织的多场点映就已有800多名嘉宾观影,无论是哪个行业、哪个年龄层次,都对影片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也是大家对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的一种深刻认同。

  解说词仅4000多字 保留大量原片解说

  《岁月在这儿》的素材来源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几代纪录电影人拍摄的珍贵镜头,也是从50万分钟的珍贵影像资料中精选出来的。这些素材以编年体的方式,首次展现共和国大量珍贵影像,记录了党、国家和人民走过的不平凡岁月。

  此次观影也是美团的党建活动之一。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以及管理团队共同观影,重温新中国激情澎湃的奋斗画卷。美团党委书记陈荣凯表示,美团的发展要感恩时代所创造的机遇,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的近十年,正是美团从创立到快速发展的十年。美团的使命是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我们应当从电影中攫取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

  作为一部纪录片,总导演郭本敏和团队在设定影片基调时就强调让画面说话,尽量减少解说词。以往一部纪录片解说词应该有约1万字,但《岁月在这儿》的解说词只有4000多字,影片保留下来大量原片中原汁原味的解说以及鲜活的历史场景。

  导演郝蕴在5月14日的观影现场介绍,在资料室筛选资料的过程是艰苦的。“即便是只差一个5秒的画面,我们也要一点一点地选。这部影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我们把当年的声音陈述给了大家,在创作上其实也是一个难点,但它是值得的。”

  而且与常规纪录片创作不同,《岁月在这儿》是在影片基本完成剪辑后,再补充录制解说词。该片片名题字由著名演员唐国强题写,张译担任解说。目前,《岁月在这儿》荣获2020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科教片提名,2020年中美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科教片提名,2020年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提名。

  重温共和国历史 观众感受深刻

  《岁月在这儿》的最开始,有这样一段表述:“这是一座胶片仓库,珍藏着纪录电影,留存着真实记忆,靠近现场,留下历史,纪录电影摄影师不仅付出汗水和辛劳,还付出生命和热血,胶片上镌刻过这些英名……”随着一个个为新闻事业而牺牲的新闻工作者出现在大屏幕上,观众不时感动落泪。一位美团员工说,如片名所言,岁月一直在这儿。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消失,反而会因为这种形式被每一代人反复学习、了解,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

  《岁月在这儿》的时间跨度从1948年的“三大战役”到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片中许多鲜活真实的影像画面让现场观众深有感触,如整修天安门广场,铁人王进喜跳进水泥浆池,中国女排拿下世界杯冠军,1998年抗击洪灾,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等,潜移默化地让现场观众感受架构起来的时空长廊。正如影片中的一句话,“莫让年华付水流,进取的脚步汇成了那个时代的洪流”。

  “看完影片,我的感受一是要常温初心,长存勇气。另外还要坚定理想信念,长期有耐心。从过去的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司也要始终秉持‘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美团员工观影后如是说。

  据了解,早在4月2日,美团就举办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会”。美团党委也以“学党史,守初心,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线,组织开展了系列党建活动。(记者 王子扬)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张祝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养老院里的青春剧《八零九零》令观众笑中反思
·国际获奖电影《乌海》国内将映 夫妻情感风暴展现人的成长
·教育部成立书法、武术、戏曲三个教育指导委员会
·侨乡海南文昌乡村振兴加速跑 特色产业结硕果
·深圳“曾师傅”:让民间艺术写入属于时代的新内容
·郎朗走进清华大学:座谈艺术与科学共通之美
·上海:融入红色基因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侨乡福州长乐乡厨成“正规军” 推动闽菜走向海外
·台湾“东方美人”飘香福建茶乡:茶叶变“金叶”
·局部与整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串联全新景观
·北大成立文学讲习所:曹文轩任所长 莫言等任顾问
·专家研讨“玉”见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凝聚中华民族共识
·广州举办音乐沙龙纪念马思聪诞辰109周年
·主旋律出版物集中亮相北京书市 《李大钊》连环画墙引关注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