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邢台80岁老人开办“家庭图书馆”十年 免费供市民查阅
华夏经纬网   2017-02-09 08:51:59   
字号:

邢台80岁老人开办“家庭图书馆”十年免费供市民查阅

霍景老人和老伴展示所收藏的图书及书法作品。 尹彩红 摄

  中新网邢台2月8日电 (张鹏翔 李铁锤 范骁)琳琅满目的书籍,各种笔体“寿字”,难得一见的古地契……当你走进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北小汪家属院霍景老人家时,就如同到了一座图书馆。

  “自从正月初三以来,家里的来客就不曾断过。看到这么多人喜欢读书,我打心眼里高兴。”霍景老人说。

  霍景老人是邢台市桥西区人,今年80岁,老人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书。十年前,他将珍藏的图书对外开放,免费供市民查阅。

  当记者走进老人的书屋,就被老人的藏书惊呆了。在200平方米的室内,大半面积摆放着各种书籍。硕大的书柜上,辞源、辞海、文史地理各种字典、词典;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整齐地码放着。当走上阁楼,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副对联及上百位书法家的作品。在院内西侧的两间小屋里,记者不但看到了包括国际国内新闻、文化艺术、体育奥运、反腐倡廉等内容的280本剪报,还看到了伟人名著、历代顺德府志、邢台各县(市、区)的地方志等珍贵书籍。

  “我这一辈子就喜欢书,既然喜欢,就应该让它发挥应有的价值。”霍景老人说,我从十年前开始将自己所收藏的图书整理后对外开放,供市民查阅。今年我又新置办了3个大书架,将珍藏的图书细化、重新归类。

  市民冯超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来老人家3天了,就是想查阅下邢台的一些老文献资料,在这里他找到了很多历史资料,同时也欣赏到了很多名家的书法作品,真是受益匪浅。

  “搞对外展览,挺费劲儿。不过,当这些图书能发挥更大作用时,我打心眼里高兴。但最让我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读书,才是我最愿意看到的。”霍景老人说。(完)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诗词大会》收视摘冠
·《中国诗词大会》收官 选手的诗词人生让人感动
·四川马边11岁女孩的和平海报作品荣获国际大奖
·中国年轻一代“诗词小达人”频现
·社交平台使山歌现“追星化” 年轻观众力捧山歌网络红人
·中国媒体融合蓝皮书:媒体深度融合格局初步形成
·成都七旬“老待诏”独守古镇百年屋理发65年(图)
·北京各部门形成文化发展合力
·云南推动民族文化强省建设
·河南宝丰马街书会即将开幕(图)
·河北沧州“城市书吧”搭建阅读新平台(图)
·两幅失窃14年的梵高画作在意大利展出
·圆明园外最大违建群5月底拆完 面积达7万平方米
·《诗词大会》点评嘉宾蒙曼:说典故,不少是即兴发挥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