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专家称应将龙译为loong:龙与dragon有重大差别
华夏经纬网   2015-07-20 09:32:05   
字号: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陕西籍全国政协委员——书法家、文史学者岳崇提出了《关于纠正龙与dragon翻译错误的提案》。本报对此进行报道后,被人民网、中国网、凤凰网等55家中外媒体转载,引发关注。7月14日,中国翻译协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对龙该译作dragon还是loong进行了讨论。

  14日,中国翻译协会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暨外事翻译委员会第28届中译英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王刚毅、陈明明、徐亚男、杜艳、王丽丽、谢桥、李生江、Paul White等50多位来自中国外文局、外交部翻译司、国务院法制办国际司、中央编译局、文化部外联局、外文出版社的中外专家集聚一堂,对包括“纠正龙与dragon的翻译错误”在内的问题进行了研讨。著名龙文化研究专家、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庞进也应邀出席研讨会,记者在会后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采访。

  在研讨会上,庞进对“龙案”进行了解释。他说,龙与dragon在文化意涵、功能、地位、形象上有重大差别,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吉祥瑞符、权威象征;但在西方,dragon是喷火怪兽、恐怖象征。庞进说,龙与dragon的误译已经延续了几百年,许多西方人不清楚龙与dragon的区别,误以为中国人崇拜的龙是“怪兽”“恶魔”。至于为何建议将龙英译为“loong”?庞进解释说:一是因为英文中已有发“朗”音、意为“长”的“long”,如果直接用汉语拼音“long”来翻译龙,就会造成一些麻烦,故给“long”加一个“o”,用“loong”来翻译龙;二是“loong”发“龙”音,从单词的形态上也好似一条长有两只大眼睛的龙,不仅形象,也让龙有了点“萌”的感觉。庞进的介绍和阐述,得到与会专家的热烈回应,多数专家认为将龙英译为“loong”是可取的。中国译协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表示将汇集大家的建议,最终对龙的英译拿出一个合理的意见。

  著名翻译家、省翻译家协会主席安危得知此事后也十分支持,他撰文指出:“为龙正译,是准确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举措。在汉译英方面存在的误译影响着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龙被译成dragon,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李然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编剧新黄金一代在上海悄然崛起
·河北传承木绘工艺再现 故宫皇家藏画有望步入百姓家(图)
·郑州小伙给河南方言造字 网友评价褒贬不一(图)
·耒阳文联副主席谈熊艾春:他遇事冷静 很有魄力
·周口店遗址发掘出新成果 “北京人”用火添新力证
·安居古城欲打造5A景区 有多达197处文物古迹(图)
·秋瑾株洲故居修复开馆 搜罗20多万块百年青砖(图)
·濮存昕当选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希望为大家多做事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模型亮相 首次融入中国元素
·63岁濮存昕当选中国剧协主席 系史上最年轻(图)
·《收获》副编审叶开所编语文教材终审被判侵权
·湖南株洲秋瑾故居"槐庭"修复后对外开放
·5万萤火虫来北京展出:环保组织抗议 警方不叫停
·以电代窑破解建盏成品低难题 千年建盏谋产业复兴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