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郑州小伙给河南方言造字 网友评价褒贬不一(图)
华夏经纬网   2015-07-17 16:24:52   
字号:

郑州小伙给河南方言造字,你能说他就能写,不quō你!

小武何许人也?

  “你别再quō我,再quō我我jué你。”这些方言对河南人来说简直耳熟能详,可是你能写出来吗?最近,郑州本地小伙儿小武和他造的字火了,陆续造出了duǐ、quō、xín等18个字。专家说,这就是母语情结。

  虽说讲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方言因为独特的魅力和文化惯性也一直被人们所常用,不过,诸如duǐ、quō、xín这些方言字,却是能读不能写。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小武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他说,自己和朋友打字聊天时只能用同音的“错别字”来代替方言,一直觉得“如鲠在喉”。

  小武是新闻系毕业,学过现代汉语和古汉语,逐渐萌生了造字的念头。去年秋天,店里适逢来了一位澳门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兼职员工小张,两人一拍即合,小武负责用电脑造字做图,小张负责“把关”,两人主要用形声、会意两种方法,陆续造出了duǐ、quō、xín等18个字。

  小武把这些图片取名“中原官话正字卡”,以“不认识这几个字,你还好意思说你是河南人吗”为题发到了朋友圈里,没想到老乡们纷纷点赞转发,阅读量很快就突破了10万,这些字卡也被30多个公众号悄悄转载,点击量都很高。

  不过,很多网友并不知道这些是小武造的字,还以为字典里本来就有,纷纷“感谢”小武。

  看看这些个字,你都认识不?

郑州小伙给河南方言造字,你能说他就能写,不quō你!

(注:本版方言字均为小武所造)

  方言考试热不是一两天了

  给大家放个河南话的笑话,供大家一乐:

  笑话1:河南人到北京买布, 河南人问售货员说: 嫩这布咋嫩苦楚啊 售货员不解 河南人又说: 苦楚斗是不平展 售货员扔是不解 河南人怒了。说 你咋嫩迷瞪哩。各仪人。你斗不会给我拿个光牛哩!

  笑话2 :甲:你手里拿个啥 乙:破棉袄 甲:你杂不穿上里 乙:筛老咬 甲:你杂不逮逮里 乙:眼老小 甲:你杂不上吊里 乙:绳老糟 甲:你杂不撞墙里 乙:墙老倒

  对于咱们河南人来说,日常对话中几乎不说昨天,今天,明天,都说是“夜儿个,今儿个,明儿个”,有些地方也说“夜儿、今儿、明儿”,没有“个”的发音。虽然说法不一样,但表达的意思都一个样。除了夜儿、今儿、明儿,还有前儿、大前儿、后儿、大后儿、夜儿黑、前儿黑、今儿黑、明儿黑……

  但是,小编翻看发现,其实“夜个儿”没有空穴来风,还是有来历的。

  “夜儿个”的叫法最早要追溯到唐朝,那时候流行一句唐诗——孟浩然的《春晓》相信大家都知道:

  这里“夜来风雨声”里的来是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夜来”就是夜里的意思,到了清朝,口语中已经出现了“夜儿”这个词,并且在文献中被记录了下来。此外,孙点的《历下志游》中也说“谓昨日为夜儿,前日为前儿,明日为明儿,后日为后儿,此口头常语,无可考证者”。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夜儿就是现在的昨天,也叫夜儿个!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古文字专家齐航福说了,方言造字以及方言考试火热于网络是有原因的,表面上是因为很强的娱乐性,其背后是母语文化根基的力量。“方言是存在于民间的最鲜活的语言材料,说出来就是乡音,寄托了一种小时候和老家的情感,会给大家一种共鸣,所以一定会引起关注。”齐航福说,近年来,不独是方言,汉字文化整体上其实一直在升温,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的火热就是例子。

  齐航福认为,网上为方言造字的热心人,其初衷有的是为了给方言做某种形式的留存,有的只是为了好玩,所以我个人认为,一方面这些方言字确实有存在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应该看到民间的热情,应由国家组织专门的力量去做统一规范和保留,否则可能会造成混乱。 

  网友说法不一↓

  斥责方:

  @前路漫漫:扯淡~~生造字啊?洛阳那个“门外”才是河南字

  @张海珅:请注明这些字是自己造的,别误认子弟好吧。。。

  @或与非01:自以为你是仓颉啊

  @此时此刻的冥想:不实用,然并卵

  @过眼云烟GAO:乱来

  赞同方:

  @love月-911:推广河南方言

  @M邱小雨:很形象

  @喧嚣里的思考者:有意思,也挺用心,赞!

  @山丫头家种的DE粗粮:这也是标新立异吧

  @有事没事总发呆:我竟然看不懂,难道又给河南人拖后腿了

来源:大河报

 

 

责任编辑:李然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耒阳文联副主席谈熊艾春:他遇事冷静 很有魄力
·周口店遗址发掘出新成果 “北京人”用火添新力证
·安居古城欲打造5A景区 有多达197处文物古迹(图)
·秋瑾株洲故居修复开馆 搜罗20多万块百年青砖(图)
·濮存昕当选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希望为大家多做事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模型亮相 首次融入中国元素
·63岁濮存昕当选中国剧协主席 系史上最年轻(图)
·《收获》副编审叶开所编语文教材终审被判侵权
·湖南株洲秋瑾故居"槐庭"修复后对外开放
·5万萤火虫来北京展出:环保组织抗议 警方不叫停
·以电代窑破解建盏成品低难题 千年建盏谋产业复兴
·官方指2014年中国报刊业"全方位深度下滑"
·第五届避暑山庄文化大巴"一带一路"万里公益行活动启程(组图)
·同事谈熊艾春:近来正因文学大奖赛的活动资金着急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