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大黄鸭有望下半年游进西湖 市民坚决反对
华夏经纬网   2013-07-11 07:48:45   
字号:

  漫步西湖,欣赏荷花,突然眼前出现个亮黄的大鸭子,你是会欣喜,还是会反感?

  近来有消息称,曾在香港维多利亚港风靡一时的大黄鸭,有望下半年游进西湖。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让西湖成为“大黄鸭”下一个玩耍的“浴缸”,在杭州,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不过,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说,到目前为止,尚未接到任何单位、部门关于在西湖上放置“大黄鸭”的相关事宜的联系。

  游西湖非空穴来风

  先来回顾一下,“大黄鸭”和西湖的一些关联。

  6月下旬,“大黄鸭”之父———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出现在西湖白堤景区。此次杭州之行,他是想给大黄鸭寻觅下一处“玩耍”的水域。

  杭州的西湖,萧山的湘湖,是霍夫曼看中的两块水域。但他更倾心于西湖。

  在霍夫曼看来,西湖非常美,又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大黄鸭”这一当代生活化的东西,就应该放在西湖这一兼具历史与文化的环境中,它会带来一些关于生活的想法和思考。

  而在西湖中,最让霍夫曼动心的,是平湖秋月。因为只有在平湖秋月,无论相机和摄像机摆在哪个角度,都可以把西湖标志性景观与“大黄鸭”一起摄入镜头。而且,如果“大黄鸭”在西湖展出,霍夫曼会选择杭州当地的工厂,来完成“大黄鸭”的设计制作。

  就是霍夫曼的这趟西湖之行后,传出了“大黄鸭”有望下半年“游”进西湖的消息。

  有市民坚决反对

  与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受追捧不同,在杭州,一些市民对“大黄鸭”玩耍西湖似乎有些感冒,甚至还有反对的声音。

  来先生是个老杭州。前段时间,他专门给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写了信:作为杭州市民,坚决反对“大黄鸭”到西湖,这绝对与西湖柳绿碧水青山美景不符合。西湖不能成为“大黄鸭”下一个玩耍的“浴缸”。

  除了来先生,不看好“大黄鸭”玩耍西湖的还有一些游客。他们认为,西湖说小不小,说大也大不到哪里去。在西湖里放这么个大家伙,可能会影响游客观赏西湖全景的角度,影响拍照。

  网友“汗青微博”说,“大黄鸭”和迪斯尼乐园很配,但和西湖山水一点也不配,跟中国山水画也完全不搭。

  也有网友用调侃的方式,反对“大黄鸭”“游”进西湖:什么?“大黄鸭”要来西湖吗?西湖是“白蛇”的天下好不好!至于“大黄鸭”,就摆在张生记门口吧。

  钱塘江也容不下它

  其实,早在5月底,杭州就有一家房地产公司,依照香港原版的“大黄鸭”,量身定做了一只“大黄鸭”。这只山寨版的“大黄鸭”充满气后,长8米,宽2米,高8米,跟霍夫曼的“大黄鸭”有的一拼。

  最初,这家房地产公司就是想把“大黄鸭”放到西湖里,但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没有答应。后来,这只杭州版的“大黄鸭”坐上游轮驶向钱塘江,想在钱塘江里“游”上一圈。只是,“大黄鸭”还没下游轮,就被钱江海事部门给拦住了。因为有规定,不允许任何单位及个人,随意向钱塘江投放大型漂浮物。最后,“大黄鸭”被放气,收起来了。

  杭州西湖,有堤有桥有岛。每一处西湖水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有的水域适合赏景,有的可以划船,“大黄鸭”到底适不适合放进西湖里,会不会影响西湖整体景观,和西湖周围景色是否和谐?对这些问题,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明确表示,无论将来“大黄鸭”来不来西湖,管委会都将按世界遗产的保护要求,做好西湖的保护、管理工作。(黄轶涵)

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杨馥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作家网上吐槽河北山寨博物馆 博物馆官网被黑
·雷人博物馆冀宝斋遭质疑 国家文物局:没经认证
·官方称河北冀宝斋博物馆未经文物部门审核
·中国珍稀玉器法国遭抢 华裔女副馆长被打成重伤
·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在京开幕
·洛阳“大背头”雕像改换龙头 园方否认炒作(图)
·福建一景区出现近千只世界级濒危物种桃花水母
·太原55年老剧场打造山西首家杜比全景声影厅
·珍稀动物蒙古野驴“现身”中蒙边境
·“智慧旅游”现海南万宁文通村黎寨
·青年评论家获中国现代文学馆扶持出丛书
·中国建成卫星数字农家书屋逾万个覆盖近千万人口
·第四届中国剪纸艺术节:百名艺人蔚县共剪中华龙
·《汉字英雄》陷侵权风波:同名节目已被研发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