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信息
“非遗”大展将走进台湾
华夏经纬网   2009-11-24 08:36:38   
字号: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剪纸技艺

  本报北京电 (葛玉清)“根与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将于11月27日在台北拉开帷幕。此次展演活动是“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本次展览及相关活动分别在台北与台中举行,全程共计20余日,是两岸恢复往来二十多年来,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意义最为不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盛会。

  本次展览对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性的梳理,汇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及民俗等十大类共230余件珍贵展品。其中,梅兰芳戏衣、藏族唐卡《金刚亥母》、录制《二泉映月》的钢丝录音机与录音带、万工轿、针灸铜人等展品均承载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这些体现民族特征的文化表现形式,既和相应的物化形态相关联,又以无形的存在实现跨越时空的传播和传递,展示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魅力,凝结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血脉。

  本次展览设有“南京云锦制造技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藏族唐卡”、“武强木版年画”、“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苏绣”、“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等19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涵盖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多个门类,并有皮影戏“十不闲”(即一人表演一台戏)及泉州提线木偶戏现场演出。与此同时,另有代表性传承人开设工作坊课程,由其亲自指导操作,开放民众报名参加。通过静态的展示与动态的演示,能够使观众近距离地领略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诱人的风姿,身临其境地体悟其独特的魅力。

  2009年9月30日至10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议并公布了最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中国共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项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成为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最多的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入选两类名录的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观众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个性以及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次展览以精炼的文字、精彩的演示、精选的图片和实物,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精粹性以及近年来大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实践和显著成果。

  “根与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期间,还将举办相关文化交流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及民间艺术大师们的系列专题讲座。

  展览由中华文化联谊会、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台北国父纪念馆"与台湾"文建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协办。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