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人物 热点
六小龄童:一生做好一件事 每个人都在取经路上
华夏经纬网   2013-01-15 09:37:08   
字号:

  六小龄童

  在很多大小观众眼里,“六小龄童”这四个字就是孙悟空的化身。事实上,除了继续演艺事业外,今年53岁的六小龄童近年一直致力于推广“西游文化”。在六小龄童的蓝图中,既有今年主演中美合作版电影《美猴王》、建设西游主题公园的愿景,更有好几本著作《六小龄童品西游》、《听孙悟空说西游》和系列讲演,与大家分享“西游精神”。

  近日趁六小龄童来深讲演及签售之机,记者对六小龄童进行了专访。他说,希望让《西游记》的智慧和力量为每个人所用。在他看来,当代社会每个人都是西天取经的行者,自当“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

  记者 杨媚

  推广西游文化就是我的“真经”

  深圳特区报记者:这次你到了深圳9所校园讲演,并带来了近年写的书。其实此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你就是荧屏最经典的那个“美猴王”,是什么因素促使你研究舞台之外的孙悟空?

  六小龄童:这些年我到了全国18个省市、100多所大学讲演,参加了各地文化讲坛,弘扬西游文化。去年我写了《听孙悟空说西游》、前几年写了《六小龄童品西游》。前者约等于后者的儿童版,主要针对小学生,等于把《西游记》改写了一遍,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感悟和拍摄故事;后者是借西游说现代的事,例如悟空的石头精神、菩萨的领导艺术、紧箍咒的中国式约束等。

  我从23岁演孙悟空开始拍戏,其实我的大半生就在做一件事情,一件和“猴”有关的事情,没有一会当导演、一会当监制、一会收徒弟。舞台之外,我希望分享原著中隐含的对当代人现实生活有用的生活哲理与人生智慧。对我来说,推广西游文化,让更多人在《西游记》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是我这辈子要取的“真经”。

  在取经路上“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

  深圳特区报记者:你认为西游文化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那你理解的“西游文化”是什么?

  六小龄童:西游文化内涵很丰富,它包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真理的向往、对假恶丑的批判,其实中华文化的浓缩就是西游精神,包括拼搏进取、不屈不挠、永不言败、乐观向上等。

  我现在是“中国西游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我希望做成“生活西游”,即把西游文化和当代生活结合在一起。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西天取经的行者,如果你能凭坚定的信念取来真经,一生做好一件事情,这样的一生就非常有意义。

  我在《六小龄童品西游》书中说:“只有成功的一跃,才为孙悟空成为后来的齐天大圣奠定基础。”当时猴子们在一起商量进水帘洞的时候,机会是同等的,石猴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我能进去”这四个字奠定了他的一生,成为美猴王,继续追求。我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

  深圳特区报记者:作为“西游文化”的传播者,你认为“西游文化”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走向世界?

  六小龄童:十六世纪,西方的塞万提斯和中国的吴承恩,都是世界级的文学家,而我们没有去很好地研究吴承恩。好多孩子知道唐僧,却不知道玄奘是谁、吴承恩是谁。这个很可怕。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吴承恩有没有过外遇、吴承恩是不是《西游记》的作者上。简单地讲,西游文化的推动不仅仅是靠一个产品,更主要靠一种思想,一种理念。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国学从《西游记》入手角度是最好的。在世界各国,《西游记》是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西游记》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它的文艺形式在文艺作品中是最多的。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但目前还不是文化产业大国,更不是文化产业强国。大家知道全世界有几个迪士尼公园?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建一座西游记的主题公园?在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之外,还可以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产业。

  拟和好莱坞合作电影《美猴王》

  深圳特区报记者:关于你的演艺事业,之前传闻你将和好莱坞卡梅隆的团队合作电影版《西游记》,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

  六小龄童:如果说我的前半生是在更多地传承中国猴戏艺术的话,希望后半生更多地传承中国的西游文化。我这辈子有三个愿望,第一个就是演《西游记》,41集拍了17年;第二个是拍一部关于吴承恩的电视剧,因为没有吴承恩就没有《西游记》。剧本是我请人写的,我从吴承恩28岁演到82岁,2007年开拍,全球首部3D立体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2010年拍好了。

  你提到的是我的第三个心愿:拍电影版。现在《中国作家》影视创投中心在主抓这个事,正在征集剧本,我们将截取出“大闹天宫”的故事拍成3D版的《美猴王》。现在和卡梅隆以及别的团队都在谈,我肯定是主演。我的底线就是孙悟空的造型和《西游记》的内涵要沿袭当年的风格,同时借鉴西方的故事结构。希望出来后是东方的表演艺术和西方高科技完美结合的产物。

  这些年各种版本的《西游记》层出不穷,记者们经常问我怎么看。我是极力反对戏说、恶搞、颠覆的。我鼓励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卡通、戏曲、电视电影都可以,但原著的魂一定不能变:乐观积极、笑对挫折,有些版本中孙悟空竟然和白骨精谈起恋爱,这种胡编乱造极其不负责任。

来源: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杨馥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莫言赞郎朗:是让世界感到骄傲的中国人
·杨红樱成年度最具市场价值作家 莫言升居第二
·美国“讲解员”的蒙古族文化情结
·白烨:阅读终端浅俗化 对文学生产有负面影响
·倪萍称主持春晚很幸运:换做现在我早下岗了(图)
·河北学者详解保定古莲花池碑刻之迷
·季羡林的人生经验:心无旁骛 专注必有所成
·评书艺术家单田芳曾住长春 父母在东北红极一时
·莫言纠正张贤亮说法:红高粱是在我老家高密拍的
·贾平凹创作生命力旺盛 戏称:鸡不下蛋它憋啊
·李承鹏遭遇掌掴后继续签售 称深圳活动仍会继续
·李承鹏签名售书遭掌掴 扔刀一事未获警方证实
·星云大师:年轻人经得起各种烦恼 才能有成就
·朱天衣新作讲述山居生活:写作神圣 我只是业余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