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人物 热点
王海鸰:莫言获诺奖对纯文学的推动还看不到
华夏经纬网   2013-01-15 09:25:41   
字号:

  此次北京书展,读者和媒体最期待的当数莫言亮相,然而记者最终获悉的消息是莫言“宅”在山东老家,压根儿不到北京来——然而这并不妨碍莫言的名字在书展上以各种方式出现。在倡导全民阅读的背景下启动的“红沙发”系列对谈此次进驻北京书展,莫言就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在对谈中,文学评论家梁鸿鹰的观点颇为代表大众声音:“莫言获奖,我觉得对中国文学是一个大好事。他获诺奖以后对我们的阅读生活,对我们文学阅读的推进是件非常好的事。”

  而著名作家王海鸰则有不同见解,她坦白地告诉记者:“以后如何还需要验证,但目前感觉莫言获诺奖对文学的推动还看不到。”王海鸰并不看好莫言获奖对纯文学会有什么推动,“人们关心的并不是纯文学,而是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或者说诺贝尔奖落到中国人头上。”王海鸰甚至调侃道:“如果对于同时代同量级同样搞纯文学的作家来讲,这几乎是他们获诺奖梦的破灭,而不是希望。这个道理就是既生瑜何生亮,除非诺贝尔奖的评委真的只认文学不认其他,但这基本不可能。”(特派记者鲁艳红 北京报道)

 

 

 

 

来源:武汉晨报

 

责任编辑:杨馥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莫言文联开会幽默依旧 明星们围着要签名(图)
·汉学家:莫言获奖提升中国文学在海外影响力
·学者周有光108岁寿辰调侃:上帝太忙 把我忘了
·崔永元主持2013年打工春晚 呼吁各界人士参与
·教授称看"泰囧"想起杨丽娟:理解徐铮骂我"叫兽"
·柳斌杰:中国人要在精神上立起来 必须读书
·钱穆对胡适第一印象不佳:骨子里不是个读书人
·专访山水画家骆云:画虽依着传统 却又打破传统
·九把刀写爱情小说 《等一个人的咖啡》欲翻拍电影
·悬疑作家那多推《一路去死》 坦言自己胆子不大
·张炜:改编影视剧有积极意义 但不能过于急躁
·李承鹏签名售书遭掌掴 打人者边跑边骂汉奸(图)
·莫言回归写作正创作3部长篇 午饭窝窝头加稀饭
·莫言出席文艺界迎春大联欢 幽默逗笑全场观众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