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人物 热点
专访山水画家骆云:画虽依着传统 却又打破传统
华夏经纬网   2013-01-14 10:32:55   
字号:

专访山水画家骆云:画虽依着传统,却又打破传统

骆云画作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罗攀) 著名山水画家骆云今接受中新网独家专访。他坦言,在创作时自己虽从传统出发,但却不爱一成不变,惟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新元素,不固守传统。

  12日,“东方水墨书画展”在京开幕。包括骆云、何学斌、鲁闽、刘岳林、郝志国、顾典章、高菲等在内的14位当代书画家的力作在此展出,观览者众。在现场的艺术家群中,著名山水画家骆云全程一副随和、笑嘻嘻模样,他后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独家专访。

  骆云时任中国美协河北分会会员,河北山水画研究会理事,衡水市美协副主席,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国际奥林匹克书画大赛特聘画家等。

  骆云的山水画屡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画中透着祥瑞之气,明丽而灿烂,具有清晰的传统文脉。从他的画作中人们可看出五代董源、巨然那笔墨苍浑、华滋、秀雅的风范。

  从小拿笔就爱画 曾被家人阻止

  在艺术界多年,凭借着精湛绘画造诣,骆云早已有了一票忠实的崇拜者,尽管如此,骆云并不自傲,每遇伫立在其画作前的观众,他都会亲切地聊上几句,被赞亲切、随和。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骆云自然也不例外。

  “从小我一拿笔就喜欢画画,那还是7、8岁的时候。最开始就是到处画小人,进一步开始画山水,(家乡)田间地头下雨冲的坑坑洼洼,我就拿来当山、当水,就是因为打小爱这个”。骆云说起小时候画画的趣事,总掩饰不住内心兴奋,频频喜笑颜开,“虽然老家是平原,但如今我还是像疯了似的喜欢山水”。

  骆云直言,哪怕是小时候那么爱画画,但还是被朴实的家里人“苦心劝说”了一番。“那个时候因为家庭条件不行嘛,画画的纸笔都需要钱,我哥就老说我只顾着画,而他们平时都是在劳作”。

  时至今日,欣赏者、赞美者众,才令骆云感到窝心。说起自己的成功之道,他稍想了一会儿,才轻描淡写道,“就是坚持!这些年我算是坚持下来了,现在家里人(对我的成绩)很高兴,我家人,兄弟姐妹都为我骄傲,幸亏当时没强制阻止我画画”。

  1980年开始拜师 与艺术前辈因缘分结识

  在漫长的艺术生涯里,骆云事业中也出现过几位“恩人”,这些人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产生了极深远影响,照骆云的话说,便是“他们的激励,一直在改变我”。

  骆云说,在有专业的绘画老师前,自己就只是一个劲儿地临摹各种书籍,各种画谱,那些画过的纸张、画本,他倒是仔细保存至今。

  “童年时就有一些老师,从1980年开始我又正式拜了绘画大师,老师当时还给我提字,写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后来的89年我来北京,又拜访了周怀民老先生,那时候的他还住在茅草房里,周老先生后来也不停指导我,这些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而能在上述诸多前辈面前学习,骆云感慨称“受益匪浅”,解释起缘由,他再脸露微笑,“这就是缘分吧”。

  不固守传统 用眼睛发现现代新元素

  骆云喜欢坐在山上静观眼前风物。他静坐时,能感受到自然山水的“喧嚣”。这是他以丰富的人生阅历为“静观”背景而感受到的自然的生命气息。如今,他有事没事还常常去到各地采风,画画,去积累一些灵感。

  有人说从骆云画作不仅能感受到山水的那份恬静,还能深刻到画中传达的那份独有的“另类”。说到这里,骆云笑指:“大概是我不固守传统的缘故吧。”

  骆云认为,自己在画画时虽然是从传统出发,但却不喜欢一成不变,惟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新的元素,稍加糅合才会成为自己独有的风格,“有时加一些现代的东西进去,一切就变得不一样,而这些有时需要新的灵感,有时又必须是靠生活中的慢慢积累和发现”。

 

责任编辑:杨馥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九把刀写爱情小说 《等一个人的咖啡》欲翻拍电影
·悬疑作家那多推《一路去死》 坦言自己胆子不大
·张炜:改编影视剧有积极意义 但不能过于急躁
·莫言文联开会幽默依旧 明星们围着要签名(图)
·汉学家:莫言获奖提升中国文学在海外影响力
·李承鹏签名售书遭掌掴 打人者边跑边骂汉奸(图)
·莫言回归写作正创作3部长篇 午饭窝窝头加稀饭
·莫言出席文艺界迎春大联欢 幽默逗笑全场观众
·马家辉:林青霞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我
·周有光:“不管你走多少弯路,必然会走回来的”
·宁财神:《甄嬛传》76集一口气看完 差点瞎掉
·张炜:作家不仅是记录者 要有批判和总结的力量
·99岁马识途获颁东方文豪奖 称作品远非传世之作
·张炜界定"作家"概念:一个遥远高大的称号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