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历史人物
叶剑英曾送白崇禧"论持久战" 宣传统一战线(图)
华夏经纬网   2014-05-16 13:15:22   
字号:

  1937年12月中旬,中共长江局主要成员王明、周恩来、叶剑英(左二)、博古在汉合影 武汉八办供图

  汉口长春街,叶剑英当年在“八办”的办公室兼卧室 武汉八办供图

  叶向真与父亲合影 叶向真供图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1897年4月28日生于广东梅县。1927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1931年到达中央苏区,参与指挥第2、3、4次反“围剿”,参加了长征和遵义会议。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参谋长,在国统区开展统战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参加国共和平谈判。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副主席。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在汉口中山大道东端长春街57号,坐落着一幢别具一格的日式建筑,大门外镶嵌的汉白玉石碑上刻着“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几个镏金大字。 记者余晓春

  这幢建筑,1978年原址原貌重建的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题字出自叶剑英。这里曾是中共中央长江局所在地,陈列着叶剑英当年工作和生活的办公室、卧室、会议室,留下了这位开国元帅在武汉的足迹。

  在武汉秘密加入共产党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时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2师师长的叶剑英在江西吉安通电全国反蒋,发动武装暴动,北上投向武汉国民政府。这次暴动因孤立无援失败。蒋介石立即通缉叶剑英,并将其“永远开除”出党。

  据军事历史专家刘志青在《党史纵横》撰文记载,叶剑英逃到武汉后,见到了武汉国民政府军事部长谭延闿,并出席了武汉国民政府召开的会议。

  在会上,叶剑英发言说:“有人说我是蒋介石的嫡系,蒋待我不错,蒋介石给了一个‘巴掌’(职权),我拿这个‘巴掌’打老蒋,这不合人情,对不住老蒋。其实,不是我对不住他。他在上海杀了那么多人,我怎能还跟着他干呢?”

  会后,叶剑英动身回吉安。几天后,动荡的吉安形势,使叶剑英只好重返武汉,并受张发奎之邀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谋长。

  第4军受中共和国民党左派影响较大,在此期间,叶剑英的思想逐渐转向了共产主义。叶剑英找到当时在武汉的同乡、地下党员李世安,希望他想办法介绍自己加入共产党。

  李世安马上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事部部长,为叶剑英入党一事,他专门向中共中央提出说明。

  1927年7月上旬,中共中央批准叶剑英为中共正式党员。

  领导“友军工作组”做统战

  1937年10月,董必武从延安来到武汉,筹建成立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12月,中共中央长江局组成,叶剑英为委员之一。他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周恩来创建军队和军事统战工作。

  据“八办”旧址纪念馆馆长陈益祥介绍,1938年战争形势日趋复杂,叶剑英在武汉长江局的工作紧张、繁忙。他身在同国民党谈判交涉的第一线,既要出席中共代表团和长江局的联席会议,讨论有关军事和其他各方面的问题,又要出席国共两党关系委员会会议,谈判有关共同政治纲领以及团结抗战、军队扩编、财政供给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还同各方面爱国民主人士商谈救国救民的大事。为此,长江局专门设立了“友军工作组”,在叶剑英等领导下专做军事统战工作。

  在“友军工作组”,叶剑英和周恩来先后接见了川军邓锡侯、刘文辉及滇军龙云的代表等,交谈合作抗日问题。与卢沟桥抗日名将何基沣洽谈后,介绍他去延安。在台儿庄战役中负重伤的国民党127师师长陈离来汉治疗,叶剑英闻讯,立即与董必武等去医院看望慰问。陈离深为感动,表示伤愈重返前线后,加强国共合作。

  叶剑英还与一些战区司令长官联系,商谈在该战区所在地设立“民众动员委员会”、“抗敌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团体,开展抗日宣传、组织等工作。叶剑英还与香港中共地下组织取得联系,开展统战工作。抗战当中,海外华侨捐献了大批钱物,这与叶剑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白崇禧在汉请教抗日方略

  叶剑英在国民党军界,尤其是在上层高级将领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一些真心抗日、即将奔赴前线的将领们都十分愿意找他交谈,听取他的意见。

  “八办”旧址纪念馆馆藏资料记载:1938年3月上旬,桂系将领白崇禧奉命去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临行前特意把周恩来和叶剑英请到自己在武汉的住处,请教对日作战方略等问题。叶剑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白崇禧离开武汉后,周恩来、叶剑英又派张爱萍以八路军代表的名义去见李宗仁,劝他在济南以南、徐州以北抵抗日军,同日军打一仗。这些建议都被白崇禧、李宗仁采纳,客观上促成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省收藏家协会红色藏品分会副会长彭伟介绍,台儿庄战役大捷后,周恩来、叶剑英向白崇禧送上在武汉《新华日报》出版的毛泽东著作《论持久战》。白崇禧读后大加赞赏,将其精神归纳为“积小胜换大胜,以时间换空间”,并将此书印发给桂系师级军官阅读。

  叶剑英在武汉公开发表了许多文章和演讲,宣传、介绍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思想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当时国民党主办的《抗战》杂志有一篇署名“实甫”的文章这样写道:“八路军驻汉办事处会客室是一间小房子,陈设简朴,没有沙发和椅子,仅当中有一茶几……进门的右边墙上挂着两幅五彩的国耻表:一是关于不平等条约的,一是关于丧失国土的,显示着这里是一些为民族解放而苦斗的战士居住的环境。叶剑英很忙,他沉着练达,态度和蔼,谁都看不出他是运筹帷幄、勇敢善战的人民解放的斗士。”

 

责任编辑:杨馥戎

共2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聂荣臻:曾经手为4位元帅和邓小平分配工作(图)
·文成公主入藏后的真实境遇:地位平庸如丫鬟
·林彪内勤忆在他身边的日子:踱步时爱划火柴
·保健护士谈江青:曾诬陷我们给她吃的药是毒药
·外交部选拔邓小平翻译 个子不能太高是重要因素
·红军第一叛将龚楚的叛变过程和最终结局
·刘少奇提出两个“三七开”激怒毛泽东
·袁世凯子孙后代背了半生"卖国贼"罪名 
·1972年周恩来送“禁书”给尼克松(图)
·1945年女儿被特务所害 刘伯承晚年因未破案抱憾
·毛泽东拒见江青:送她五个神秘的玉米
·曾国藩家书背后有委屈 家书成宣泄的渠道(图)
·杨修之父自保有术:高调推辞曹丕任命
·日本曾两次欲暗杀斯大林 均以失败告终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