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历史人物
康熙时客家移民老弱病残禁参加 骨肉被迫分离
华夏经纬网   2014-05-08 14:47:27   
字号:

  成都市龙泉驿区的著名旅游古镇洛带,聚集着11家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有了解客家习俗、体验客家风情的特色博物馆,有展示当代艺术为主的博物馆。它们形成了一个氛围浓厚的文化聚落。从清朝乾隆年间的民居风貌,到21世纪的当代创意艺术;从陶艺、石雕,到发艺、传统养生、古典家具,这里的文化元素跨越了空间、时间。 

  客家文化与当代艺术在这里完美结合,让你不仅感受传统文化,还能感受综合艺术品位。

  龙泉博物馆集群阵容

  四川客家博物馆

  中国西部客家博物馆

  成都齐盛当代艺术博物馆

  成都泥邦陶瓷艺术博物馆

  成都标榜古今发艺博物馆

  成都标榜女红工艺博物馆

  成都标榜当代土陶艺术

  博物馆

  成都标榜川西鼓点家具

  博物馆

  成都标榜民间传统养生技艺

  博物馆

  成都川上雕刻艺术博物馆

  成都市龙泉驿区博物馆

  【四川客家博物馆】

  客家文化博物馆第一家

  四川客家博物馆,是全球第一家官办的展示客家文化的博物馆,现存文物591件,它是中国西部甚至全中国客家文化的一张名片,是客家人的寻根地。

  四川客家博物馆坐落在洛带中心的湖广会馆内。湖广会馆最早建于乾隆年间(1746年),后在清末民初被毁,民末又在原址重建。会馆左右两侧的耳房并非客家风貌,而是当年集资建立会馆的客家人请来的工匠因地制宜,按照川西风貌修建的。

  会馆

  会馆是客家人处理大小事务之地,它有着衙门的功效。客家人在这里调解纠纷、搭台摆喜宴,还会在这里为远道而来的家乡人提供免费食宿。

  “离别”雕像

  由于交通条件限制,康熙年间的移民运动规定老弱病残不能参加迁徙,这尊雕像表现了当时青壮年与自己的父母、孩子被迫分离的情景。

  客家生活用品

  衣物、罐子、竹篓、锄头、镰刀、火枪、鸡公车、上百年历史的织布机……这里展现出客家人的生活智慧。客家人的到来,带动了四川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发展。

  宗祠

  宗祠是供奉祖先和祭祀之处。宗祠对客家人来说是十分神圣的,祖先的牌位供奉在这里,象征香火延续的香炉也摆放在这里。这座宗祠博物馆完全按照以前的旧貌布置,神龛、神台的位置没有任何偏差。

  花板床

  这张花板床有100多年历史,用料虽然是普通的柏木,但其雕花和鎏金都保存得十分完整,鎏金工艺用的是真正的金粉。床上沿的雕花为“双凤朝牡丹”,象征着新人幸福美满。凤凰的形象并不美观,甚至有些古怪,是因为古代只有帝后可使用“龙凤”形象,工匠故意雕得“似凤非凤”,既让官差抓不到把柄,又满足了老百姓享受祥瑞的心愿。

  族谱

  客家人离家有三样东西是必须随身携带的,第一件就是族谱,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本。

  【成都齐盛当代艺术博物馆】

  感受艺术气息之余

  还能参与艺术制作

  榫卯结构的木制耕牛,染上颜料的石块,从木块里伸出的双手,被烧掉一半的画……也许你读不懂这些展品的含义,但在成都齐盛当代艺术博物馆,你绝对能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

  博物馆的创办者提出一个大艺术概念,他们认为当下所有的、能被人们接受的艺术都叫大艺术。因此来博物馆参观的市民能在这里看到绘画、木雕、漆器、陶瓷、手工艺品、玻璃制品等各方面的艺术展品。在这里,老百姓除了欣赏,还能参与到艺术品的制作当中。博物馆还有艺术衍生品商店,大家能用最实惠的价格将艺术带回家。

  半幅画

  画中人抬眼向上看,鲜艳的花瓣飘扬在他的头顶,似乎代表着他迸发出的灵感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再往上看去让人吓一跳,整幅画的上半部分没了踪影,只留下烧焦的画框,你的思绪也随之戛然而止。

  双手

  整块木头雕刻的双手,手腕下面仍然是木块,就像双手从木块中长出来一般,似乎在挣脱着什么,又在努力够着什么。(记者 李果)

来源:成都晚报

 

责任编辑:杨馥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诸葛亮七擒孟获或是“七请” 以盟友身份邀请
·诸葛亮“七擒孟获”或系误传 应为“七请孟获”
·历史研究者谈西汉诸侯王:像住"监狱"的富豪(图)
·北魏孝文帝曾两建太极殿 执着展现汉化成果(图)
·梁启超北大演讲座无虚席:窗台上挤满观众
·清代太监寇连才:因冒死进谏被慈禧处死
·吃货皇帝:赵匡胤爱吃羊肝 忽必烈爱吃涮羊肉(图)
·清代文物造假现象猖獗 总督张之洞曾被骗
·民间传李自成兵败因祖坟被掘 遭挫骨扬灰
·雍正曾当众斥责谄媚大臣 称其极其可笑自寻羞辱
·大清相国周祖培横跨五朝 遍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刘节曾在"文革"中替陈寅恪接受批斗:感到很光荣
·纪晓岚一生主持科举和编修 不会公然得罪和珅
·传奇将军叶飞率新四军进军苏南 开辟抗日根据地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