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热点 文化热点文章
中国作家富豪榜揭晓 上榜作家纷纷表示不认可
华夏经纬网   2009-12-02 14:04:48   
字号:

    无聊、瞎猜、假的上榜作家炮轰富豪榜

  2009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揭晓,郑渊洁以2000万的年收入成首富 网友质疑榜单中部分作家的财富被低估

  连续3年推出作家富豪排行榜的制榜人吴怀尧,以年度版税收入为制榜依据,于11月30日公布了2009年度作家富豪榜单。

  曾连续两年蝉联第一的郭敬明,今年没能续写神话,以1700万元位列第二;去年以1100万元位列第二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今年则以2000万元的版税收入成为榜首。

  不过榜单刚刚公布,就有网友质疑该榜以版税计算财富的方式导致榜单财富不够全面。

  网友质疑:

  为啥只算版税收入?

  对于今年的作家富豪榜,网上争议一片,有网友认为:“这富起来的都是真的以作家的名义吗?易中天、于丹是大学教授,他们两个要不是上了"百家讲坛"有这么火吗?余秋雨,到处演讲、任评委……里面有多少个真正勤勤恳恳耕耘的作家呢?”

  还有网友指出,有很多作家不但可以从转让影视改编权中获益,还担任着自己作品的影视剧编剧,其收益大大超过作品的版税收入。以这样的观点,作家富豪榜上的很多作家的财富都被低估了。

  制榜者说:

  与作品没关的收入不能算

  就在不久前,作为2006年的作家首富,余秋雨被曝持有徐家汇的股票即将上市,身家超过亿元,如果这样看的话,郑渊洁应该把这个位置还给余秋雨了。

  对于外界的质疑,制榜人吴怀尧表示,余秋雨持有的股票应该算是投资,而与其作品没有太大关联,因此不能算作是其作品的收入,“如果把所有收入都算进去,那同样出过书的马云又该排第几呢?”

  对话首富:

  郑渊洁:我可能是臭名远扬

  对于一个童话作家,郑渊洁是如何让自己致富的?他的财富观怎样?

  对于自己的作品《皮皮鲁总动员》近两年的良好销售,郑渊洁表示一个原因是经济危机,一个是甲流很多孩子周末和暑假原本是要出去玩的,包括我的孩子,后来都取消了。不出去以后,很多家长就去书店买书,我估计可能跟这个有关系。

  而对于自己的财富观,郑渊洁则说:“财富其实是两笔,一笔是稿费,一笔是作品。说到稿费,我觉得我可能是臭名远扬,给人的感觉是老跟出版社谈钱。我觉得,作家还是要维护自己的利益。”

  据《成都商报》《法制晚报》

  本报连线

  榜上有名的作家们是否认可榜单上的数据?记者昨日连线了部分上榜作家,他们都对榜单上的数字表示不认可。

  杨红樱(第3名):很无聊

  以1200万元位居第三的杨红樱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不知道这个数字是从何而来。如果单从版税方面计算,出版社是不会将数据提供给制榜人的。谈到近几年连续出现的作家富豪榜,杨红樱觉得很无聊。

  蔡骏(第14名):不真实

  上富豪榜,对于蔡骏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他连续三年榜上有名。“我和制榜人从来没联系过,包括制榜之前和之后。”蔡骏说:“我不能说到底收入了多少,但榜上的数字肯定是不真实的,对于别人的收入也不太好猜。”

  蔡骏认为,对于上榜作家而言,这个榜没有任何意义,对于公众只是看看热闹而已。

  尽管不认可榜上的数字,但对于榜上的前三位作家,蔡骏还是认同的。“市场上最好卖的书就是关于青少年的,这也说明中国的成年人不读书。在美国不会出现郭敬明现象。”

  崔曼莉(第17名):不可靠

  凭借畅销书《浮沉》在文坛声名鹊起的崔曼莉,今年首次入作家富豪榜。

  昨日,崔曼莉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以前制榜人找过她,被她谢绝了。“他也找过我的出版方,出版方的态度很明确,第一我们不参与,第二作者的版税多少事关作者的隐私,不能对外透露。”

  “尽管这样,我还是被弄上榜了。”崔曼莉认为:“他也不知道我版税多少啊,怎么会有所谓的175万的数字,他没有一点可信度,这个榜不可靠。有一些销售了几百万册图书的作家,你在榜里根本看不见。”

  崔曼莉表示,这种榜对行业来说没有任何贡献。

  叶永烈(第23名):瞎猜的

  对于自己上了富豪榜,叶永烈表现出了无所谓的态度:“随它去了,都是瞎猜的。”

  叶永烈认为,不能用稿费来衡量一个作家。作品分两类,一类是冰雕式作品,很华丽,太阳一出来它就没了。还有一种是青铜雕的,历经风雨。

  对于120万的身价,著名作家叶永烈表示,120万在上海只能买个一室一厅,“我们从无联系,数字哪里来的从不知晓,你也不知道他有多少依据在里面,吸引人的眼球而已。”作者:杨东城

来源:华商网-华商晨报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